現代黃梅戲“看家人”袁媛:用創新澆灌古老“黃梅花”
摘要:自此,袁媛參演的基本上都是原創現代黃梅戲,她對現代黃梅戲有自己的理解,業內稱她為現代黃梅戲的“看家人”。“黃梅戲演員都非常單純,除了一日三餐就是練功。” 如今,袁媛已成為安徽省黃梅戲劇院中堅力量之一。
中新社合肥5月4日電 題:現代黃梅戲“看家人”袁媛:用創新澆灌古老“黃梅花”
中新社記者 張 強
嗓音清亮、扮相秀麗,這是國家一級演員、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優秀青年演員袁媛給中新社記者的初印象。
剛過去的“五一”假期,袁媛忙著和同事在劇場排練,“備戰”即將舉行的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現代黃梅戲《共產黨宣言》進入決賽不容易,我們爭取把這部劇做得更精細,讓它以最佳姿態展現。”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采茶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代表作《天仙配》《女駙馬》等名揚海內外。中國戲劇“梅花獎”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
袁媛介紹,《共產黨宣言》改編自同名話劇,用黃梅戲的藝術手法展現一段母子情,表現紅色基因的傳承,曾獲第十七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其中《心有信仰》一段,入選中國黃梅戲數字資源庫。
袁媛表示,《共產黨宣言》主創團隊創新使用音樂、舞蹈來展現女主林雨霏被抓捕和受刑的畫面。十多年來,她一直致力于黃梅戲的傳承創新,曾塑造黃梅戲《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女駙馬》中的馮素珍、《紅梅贊》中的江姐、《孔雀西北飛》中的劉金芝、《青春作伴》中的童華等形象。
黃梅清唱劇《紅梅贊》是袁媛藝術生涯的首部大戲,在劇中飾演女主角江姐。自此,袁媛參演的基本上都是原創現代黃梅戲,她對現代黃梅戲有自己的理解,業內稱她為現代黃梅戲的“看家人”。
袁媛介紹,《紅梅贊》是新一代黃梅戲人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老師的致敬和對黃梅戲的創新。“我們把樂隊搬上舞臺,和演員同臺,加上數字大屏,形式變得新穎,這在傳統戲曲中是沒有的。”
袁媛認為,黃梅戲的傳承有優勢,它屬于中國南北交界地區的劇種,是從采茶調演變而來,語言通俗易懂,鄉土氣息濃厚,所以黃梅戲傳唱度高,被外國人稱為“中國最美鄉村音樂”。
作為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小梅花團副團長,袁媛致力于培養黃梅戲接班人。為讓更多年輕演員站上舞臺,她組織小梅花劇團獨立復排黃梅戲大型經典劇目《紅絲錯》,反響很好。“全團‘出道’,他們平均年齡25歲,雖然有壓力,但也有活力。”
袁媛有本筆記本,記錄了她的演出軌跡。記者翻看發現,她曾出訪法國、安哥拉、菲律賓、美國等世界多地。
袁媛指著一張照片向中新社記者感慨道:“藝術真的是無國界,我們在俄羅斯演出《天仙配》時,臺下坐滿了外國人。我們唱的是中國話,但演出結束后,所有人起立鼓掌,十幾分鐘不離開,更有好幾名外國人到后臺希望和我們進一步交流。”
袁媛認為,黃梅戲要更好地走出去,應該把最傳統的東西展示出來,不管是服飾造型,還是音樂唱腔,都是外國人喜歡的點。“我們要有文化自信。”
與舞臺上的“鬧騰”相比,生活中的袁媛比較安靜,不喜歡逛街,除了工作,就宅在家里看書,或在網上報名學習各種興趣愛好班。“黃梅戲演員都非常單純,除了一日三餐就是練功。”
如今,袁媛已成為安徽省黃梅戲劇院中堅力量之一。她說:“我只想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傳承下去,力所能及地創新新劇和研究新的表現手法,讓黃梅戲在我們這一代能有更好的發展。”(完)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