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評|收麥 是天大的事③
你好,歡迎來到《鋒評》。我們看到小麥已經收割完畢,秋糧的種子剛剛種下。我們都期待著夏種一粒籽,秋收萬鐘粟。從今天起河南的麥收就進入了掃尾階段,但是像山東、河北那邊的麥收還是在決戰時刻。而內蒙古、新疆等地的麥收才剛剛拉開了序曲,所以我們在新聞中也能看到,每天都有大量的收割機追隨著成熟的麥浪一路向北。說到這兒我想到一個他們(機手們)都非常關心的問題,那就是“跨區作業證”和“大件運輸證”。沒有這兩個證件,聯合收割機,包括運輸聯合收割機的車輛無法享受高速公路免費通行。
說到“跨區作業證”有二十年的歷史了,在農業農村部頒布的《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管理辦法》中可以看到,上面寫著“嚴禁聯合收割機沒有明確的作業地點,盲目流動擾亂跨區作業秩序”。看到“盲目流動”這個詞,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文件中寫著:“防止農民盲目流入城市”。現在很多城市推出了各種措施,歡迎農民就業落戶。想起來真是彈指一揮間。
一臺收割機少的幾萬元,多的十幾萬元,很少有人買收割機就是為了收自己家的麥子,或者本縣的麥子。它一定要流動起來,跨市跨省、從南向北,其實整個麥季 滿打滿算也不過一個月,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聯合收割機浩浩蕩蕩、一路向北,這樣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市場效率。
現在國家正在大力地推行“放管服”改革,《行政許可法》第十三條也規定:“能通過市場競爭機制有效調節的,可以不用行政許可。”現在手機通訊、社交軟件如此發達,哪個地方的麥子熟了?哪個地方還沒熟?對收割機手來說了解起來并不困難。通過市場調節,這樣是不是更合理?
如果證件暫時難以取消,我們是不是可以借鑒像“黃金周”,對所有的小汽車免費一樣,設立一個“麥收黃金月”。在這一個月里對所有的收割機一律免費通行,聯合收割機跑得越遠 跑得地方越多,就意味著它收回來的糧食越多,這樣是不是更貼心?
總書記說,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那么為了“國之大者”我們應該想盡一切辦法予以保障。明年我們是不是可以推出一些更加惠民便民的措施,讓那些為了“國之大者”一路奔波的聯合機手,讓他們更加省心?
好,本期《鋒評》就到這里,感謝關注!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