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社會

兄弟失散64載 古稀之年終相見

2023-06-13 09:26 來源: 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梅雅平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原來,當年逃荒與大哥走散的劉文亮被許昌當地一戶陳姓的好心人收留,為他取名陳新義。2023年6月7日上午,趙東林再次趕到八里楊村,同劉文典詳細溝通交流,失散多年的親人終于可以得以相見。

駐馬店網訊(記者 許偉)“哥啊,我們終于找到你了,爹娘的臨終心愿總算實現了。”6月11日,遂平縣車站街道八里楊村,禮花綻放,與親人失散64年的劉文亮帶著一雙兒女踏上了久別的故鄉,手捧鮮花,在親人的簇擁下和年邁的兄妹動情地擁抱在一起。兄弟失散后的無奈、尋親路上的苦澀以及親人重逢時的喜悅,都化成了滾滾而下的淚水。

d9a6a0a3ad6ecb4314d8ec1008d392cf_img_6_187_483_348

失散64年的劉文亮與親人團聚。

久違的團圓、闊別的鄉情、陌生的親人,少小離家老大回,許昌到遂平,100多公里的回家之路,劉文亮走了64年。古稀之年再聚首,生活的磨難和人間的真情,雙向奔赴的血脈親情,在媒體鏡頭的聚焦下,顯得真實而珍貴??粗媲案腥说恼J親儀式,現場的“寶貝回家”志愿者和前來祝賀的群眾感慨不已。

 逃荒走散

對八里楊村77歲的農民劉文典而言,認親現場就像一場夢境,失而復得的三弟劉文亮就是夢想照進現實的幸福。

“我們苦苦尋找那么多年,腳步踏遍許昌、平頂山、鄭州、武漢等地,都一無所獲。”劉文典坦言,找尋失散的三弟,是父母在世時反復交代的事,沒能找到劉文亮是父母的臨終遺憾。

時光拉回到1959年。一場罕見的饑荒降臨中原大地,到處都是逃荒的饑民。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劉文典是家中的老大,就想著為家人找食物果腹。

“那時我父親為村集體喂牲口,母親有病在床,兄弟幾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真是饑寒交迫。”劉文典說,那年他11歲,三弟劉文亮還不滿6歲,聽逃荒回來的人講,許昌那里有胡蘿卜和紅薯,就想著去要點回來,渡過眼前的難關。那年冬天,劉文典帶著二弟、三弟跟著逃荒的人群擠上了開往許昌的火車。

為了尋找食物,3個孩子的流浪開始了。他們跟著逃荒的人群來到了許昌東一個叫“十里崗”的村子。

“村子也就二三十戶人家,每家院子里都有晾曬好的紅薯干,掛在墻頭上。”劉文典清楚記得當時的情形,“我們挨家挨戶要吃的,夜晚就住在村頭的煙炕里。”

“我們在那里待了3天,要來了半袋紅薯干和胡蘿卜。”劉文典說,“我們吃上東西了,但家里的爹娘還沒東西吃,我就讓二弟、三弟住在村子里的煙炕里,自己帶著半袋紅薯干搭火車趕回老家。”

可是,由于年紀小加上疲憊,劉文典坐過了站,到駐馬店站時才下火車。這樣一折騰,時間過去三四天。當劉文典把食物送到家并返回許昌那個叫“十里崗”的村子時,已是5天以后了。他在居住過的煙炕里沒有找到兩個弟弟,就開始在村子里挨家挨戶地問,后來在村子西頭一戶農民家里找到了正在吃東西的劉文亮。這戶善良的人家看到劉文亮在村子里要飯,就想要收留他??墒莿⑽牡湔f什么也不同意,他謝絕了村民的好意,帶走了劉文亮。

“二弟失散后當時怎么也找不到,直到15年后他自己找回了老家。”劉文典介紹,找到劉文亮后,他就帶著弟弟往許昌火車站趕。

當時剛下過一場大雪,大路上結了厚厚的冰,天地間白茫茫一片,鄉間小道和溝渠被雪填平。劉文亮走一段路就走不動了,劉文典就背著弟弟繼續前行。由于積雪深厚辨不清方向,他倆一下子掉進了路邊深溝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來。當兩人走到許昌火車站時,已經是兩天后了。

“我離家時,母親給我兩塊錢,我把錢綁在褲腰里以備不時之需。”劉文典說,他領著三弟走到許昌火車站時饑腸轆轆,路邊有集體食堂,門口圍滿了流浪的人群,他本想帶著劉文亮進去買飯,可飯店的人說什么也不讓進。他就把母親給的兩元錢找出來,舉過頭頂擠了進去,可是劉文亮只能在門口等。當劉文典買完飯出來時,弟弟已經不見了蹤影。

劉文典發了瘋似地四處尋找,但一無所獲,他只好一個人趕回老家。

 雙向奔赴

當聽說兩個孩子走丟時,劉文典的父母焦急而無奈。那個年月,四處都是逃荒的人流,失散的人口不在少數。他們一邊四處尋覓打聽,一邊祈禱兩個孩子能平安歸來。

多年間,為尋找親人的下落,劉家人的腳步踏遍了許昌的角角落落,并多次深入鄭州、開封、平頂山等地區縣鎮,但始終找尋不到。

15年后,失散的二弟找了回來。這讓劉家人大喜過望,他們把信息的觸角伸到更遠處,廣州、武漢留下了他們尋找劉文亮的足跡。

原來,當年逃荒與大哥走散的劉文亮被許昌當地一戶陳姓的好心人收留,為他取名陳新義。懵懂的他只記得自己是駐馬店人,有兄弟,其他信息在腦海里都是空白。后來,他長大成人,養父母為他娶妻生子,讓他在許昌成家立業,有了幸福的生活。如今,陳新義的一雙兒女都已成家邁入老年的陳新義越來越思念家鄉和親人。

“我父親一直記得自己是駐馬店人,曾經帶著我們多次到駐馬店尋找,可是眼前的景象和記憶中的相差太大,每次都無功而返。”陳新義的兒子陳翔宇向記者介紹。

轉機出現在2014年,這一年,陳新義在“寶貝回家”尋子網登記了自己的尋親信息,并在公安部門留下了血樣。在公安部門和“寶貝回家”公益人士的接力幫助下,越來越多的信息開始向陳新義聚集。

幾年間,陸續有4名尋親人上門認親,可是經過比對,各種信息對不上,這讓執著尋找親人的陳新義很灰心,也一度對尋親失去了信心。

后來,陳新義尋親的案例信息傳到了“寶貝回家”駐馬店驛站“小五哥”趙東林處。在趙東林和其他志愿者的接力調查下,遂平縣車站鎮八里楊村的劉文典家族躍入了志愿者的眼簾。在公安部門的支持下,經過趙東林多次調查核實,各種細節逐一得到驗證核實。

2023年6月7日上午,趙東林再次趕到八里楊村,同劉文典詳細溝通交流,失散多年的親人終于可以得以相見。

 回鄉認親

歡快的音樂響起來,轟鳴的煙花燃起來。6月11日的八里楊村人山人海,在省、市、縣媒體聚焦下,認親現場莊重而又充滿喜感。感動的淚水、重逢的笑容、真誠的問候和鞭炮聲交織在一起,讓八里楊村成了歡樂的海洋。

微信圖片_20230613092044

親人重逢喜極而泣。

時代的發展帶動了鄉村的巨變,60余年滄海桑田,八里楊村舊貌換新顏。兒時記憶中的鄉村難覓蹤影。劉文亮重新踏上故土的那一刻,望著面前一個個似曾相識的親人面孔和白墻黛瓦干凈整齊的村容村貌,他心中的故鄉形象被重新定位。

“讓愛團圓 等你回家 歡迎劉文亮回家與親人團聚”“月是故鄉明 情是親人濃 溫暖情聚一家人”等標語表達著劉家人赤誠與熱烈的愛。

d9a6a0a3ad6ecb4314d8ec1008d392cf_img_9_534_307_205

劉文亮及家人同幫助自己的“寶貝回家”志愿者合影。

認親儀式現場,劉家后人劉宇代表尋親人向“寶貝回家”駐馬店驛站的志愿者贈送了寫有“弘揚社會正能量 助力尋親顯大愛”字樣的錦旗,誠摯感謝“寶貝回家”志愿者付出的熱情和汗水。

“感謝你們實現了我一生最大的心愿,讓我在有生之年和親人得以團聚!”認親現場,劉文亮熱淚盈眶,一次次向志愿者和媒體表示感恩和謝意。

許昌到遂平,100余公里的尋親之路,64年的念念不忘,在公安部門和社會公益力量的接力尋找下,劉文亮終于找到了回家的路,有了團圓和美滿的結局。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中县| 吴江市| 镇巴县| 安福县| 南陵县| 屏山县| 大埔区| 临邑县| 赤城县| 柳河县| 通山县| 邵阳市| 灵宝市| 山东省| 新宁县| 北海市| 荆州市| 兴化市| 姜堰市| 巴林左旗| 大兴区| 奇台县| 沙雅县| 额尔古纳市| 无为县| 体育| 景德镇市| 明星| 远安县| 临安市| 双峰县| 密云县| 昆山市| 博爱县| 甘孜县| 阿图什市| 永安市| 涟水县| 马鞍山市| 响水县| 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