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忌嘴 60歲“老糖人”差點兒被截肢
駐馬店網訊(記者 王捷 通訊員 張雪凝)日前,60歲的陳先生因為患上糖尿病足,差點兒被截肢,醫生分析主要原因是他平時不注意飲食和不監測血糖導致。
陳先生自從退休后,愛上了年輕人的“樂趣”,晚上散步的時候,常常拎著一杯奶茶,周末時不時還要吃上一頓炸雞,更別說和朋友聚會喝酒、燒烤……對各種美食來者不拒
陳先生女兒:“爸,你都60了,還有糖尿病!醫生都說了,吃飯要少量多餐,要低脂、低鹽、多吃膳食纖維,別再天天炸雞配酒啦!”
陳先生:“能有什么事兒?我身體好著呢!”
陳先生嘴上逞強,然而,半年前,他總是感到左腳有些麻木刺痛,時不時還會足部受傷,后來,他的左腳開始變得青紫腫脹,出現足趾發黑,潰爛。當地醫生告訴陳先生這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DPN)的癥狀,俗稱糖尿病足,需要進行截肢。聽到情況這么嚴重,陳先生一下慌了神,趕緊來到駐馬店市中心醫院神經外一科進行更全面的檢查。
該院神經外一科主任李力、功能神經外科臨床亞專科副主任劉繼東,邀請了醫院骨科專家與內分泌專家前來會診,當時陳先生腳部第1、2、3趾和部分組織已經壞死,專家們多次與他溝通制定出個體化的手術方案。
陳先生:“醫生,我能不能不截肢?”
劉繼東:“已經壞死的腳趾骨質已無法恢復,肯定是要清理的。如果不清理,壞死將會向上繼續蔓延,甚至整個下肢都會壞死,需要截肢。我們現在的清創術是將已經壞死的組織清除,盡量不截肢。”
6月9日,劉繼東帶領功能神經外科團隊,對陳先生實施下肢神經血管減壓術+骨橫向搬移術,隨后對患者的壞死足趾及膿腫組織,進行局部清除,經過再次消毒、包扎,手術順利結束。
下肢神經血管減壓術和骨橫向搬移術是什么?
這是兩項新技術,可以幫助患者調動身體的修復潛能,從而改善下肢的血供,促進潰瘍愈合。手術需要通過顯微鏡下分離神經,并對下肢骨進行開窗減壓、固定,操作要求較高。
隨著傷口恢復,陳先生驚喜地發現,腿部的麻木、刺痛癥狀明顯緩解,腳部潰瘍逐漸愈合。
醫生提醒,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要忽視早期神經病變,如果糖尿病患者身上出現麻木、刺痛、下肢皮膚瘙癢等癥狀,甚至發展為“爛腳”,要盡快到醫院檢查,讓專業的醫生評估,盡早選擇手術。
責任編輯:王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