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城區水屯鎮雷寨村美麗鄉村建設側記
摘要:72歲的王志安是土生土長的雷寨人,說起雷寨的來歷,老人滔滔不絕。“下一步,雷寨村依托農田、水系、村落等資源打造田園綜合體,建設包括垂釣樂園、水上田園、創意農業等休閑度假區,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版田園養生之地。”
百年古村鄉愁濃
——驛城區水屯鎮雷寨村美麗鄉村建設側記
記者 鄭付生 邱學忠 吳勇峰
百年古村鄉愁濃,詩意田園美如畫。7月17日,走進驛城區水屯鎮雷寨村,環村的河水碧波蕩漾,兩岸綠樹掩映,鴨子在水中嬉戲,村巷干凈整潔,屋舍寬敞明亮,一派如詩如畫的鄉村美景迎面而來。
雷寨村鳥瞰圖。 記者 楊軍民 攝
雷寨村位于水屯鎮東南,南與汝南縣韓莊鎮接壤,北臨練江河,東西緊鄰328國道、107國道。全村有雷寨、高樓、東孫莊、后孫莊等12個自然村,19個村民組,人口4140人,耕地面積8000多畝,6條河流縱橫全村,下挖不到3米就見地下水,水資源非常豐富。
近年來,雷寨村依靠豐富的農業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在村黨支部書記趙心喜的帶領下,通過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種植、養殖產業,加強人居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和諧共生的特色田園鄉村。
“相比前些年,家門口的環境越來越美了,河道更加寬敞了,河水越來越清了,大家愛護環境的意識越來越強,我們幸福感也增強了。”說起雷寨村的變化,72歲的村民王成全臉上充滿笑意。該村通過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態修復,河道水質及河岸環境有了大幅度提升,河里還養了魚,每天有人清理水面漂浮物,整個村莊的面貌煥然一新。
“據老一輩人講,寨里有個大地主叫雷庚典,是清末秀才,家大業大,有錢有勢,方圓大部分都是雷家土地,為防范盜匪,雷庚典雇傭鄉民挖溝筑寨,并設東西兩門,各置炮樓,雷寨由此得名。”72歲的王志安是土生土長的雷寨人,說起雷寨的來歷,老人滔滔不絕。
深耕于田間地頭,搞好環境整治,幫助困難村民就業……自2021年任雷寨村村黨支部書記以來,趙心喜始終把百姓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
“村里通過招商引資把饞食客食品加工廠、木纖維加工廠、芝麻葉加工廠等吸引到村里發展,從而盤活村委閑置的三個生產車間。如今,三個生產車間不僅每年能收到近20萬元的租金,還能帶動近200名村民就業創業。”說起村民的收入,趙心喜掩飾不住激動的心情。
說起雷寨村的發展變化,正在游園散步的王成全感慨:“咱趕上了黨的好政策,工廠建在俺的家門口,吃不愁、穿不愁,包里零花錢沒有斷過。”
村景因人而變,鄉村因人而興。在趙心喜的帶領下,該村對環村的河道進行清淤、改造,平整出40多畝水塘,通過承包的方式發展水產養殖業,既提高了村民收入,又增加村集體收入,實現了村集體和農戶“雙贏”。同時,該村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在村黨支部的引導支持下,村民雷奇建成4個大棚種植香菇,2022年,收入20多萬元。
人居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村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2022年,為了改善雷寨村的村容村貌,趙心喜把父親過去開荒的林地改造建成占地面積近5畝的小游園。如今,游園種植景觀樹木花草、修建涼亭和步行道,還設置了健身器材、乒乓球臺,真正做到滿眼是綠、步步有景,成了村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下一步,雷寨村依托農田、水系、村落等資源打造田園綜合體,建設包括垂釣樂園、水上田園、創意農業等休閑度假區,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版田園養生之地。”對未來的發展,趙心喜胸有成竹。
“水屯鎮立足鄉土風貌、挖掘特色資源、培育特色產業,不斷壯大以果蔬加工產業鏈為中心的龍頭企業,引領農業產業鏈建設,帶動農戶走上致富路。同時,結合生態旅游基地、果蔬小鎮、紅色旅游村等,打造富有地域特色、承載田園鄉愁、體現現代文明的特色田園鄉村,實現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農旅融合’新態勢。”水屯鎮主要負責人對水屯鎮的發展有著清晰的思路。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