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領新征程】推動數據高效流通 構筑數字經濟新優勢
摘要:2022年底,國家出臺“數據二十條”,從數據產權、流通交易等四方面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當前,我國數據要素產業生態逐步健全,已發布33項大數據領域國家標準,數據要素流通標準體系逐步建立。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數字經濟。今年上半年,我國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不斷釋放數據要素潛能,助力數字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我國數據資源體系建設蓬勃發展。在上海,以張江科學城為載體正在打造數據要素產業集群。在福建,大數據交易所去年成立以來帶動總產值已超過42億元。在陜西,已有20多個省級部門啟動應用政府數據共享平臺,探索數據合作新模式。
數據資源是數字中國建設的核心要素。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數據資源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統籌推進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
2022年底,國家出臺“數據二十條”,從數據產權、流通交易等四方面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今年年初,《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發布,強調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組建國家數據局,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隨著頂層設計的持續完善,我國數據要素大市場落地加快布局。
截至目前,全國已成立48家數據交易機構,數據資產評估、登記結算等市場運營體系加快建設,數據采集、存儲、應用等領域專業化企業快速發展,數據要素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在深圳數據交易所,成立以來已推出了1500多個數據產品。
當前,我國數據要素產業生態逐步健全,已發布33項大數據領域國家標準,數據要素流通標準體系逐步建立。廣東、天津等多地探索建立“首席數據官”機制,加快培育數據管理人才。建設成立12個大數據領域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產業集聚效益持續激發。
隨著各地加快探索數據流通新模式、創新場景應用,數據要素價值的持續釋放正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2022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8%;數據產量達8.1ZB,同比增長22.7%,占全球數據總產量10.5%。數據資源供給能力和流通應用創新不斷提升,數據要素正成為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之外最先進、最活躍的新生產要素。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