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火腿腸的智能化之路丨全力以赴拼經濟
摘要:自動挑揀機只是企業智能化生產線改造的冰山一角。雙匯發展股份肉制品分廠結扎工序班長 王曉靜:從體力活轉變成了腦力活,從管理生產轉變成了管理設備,從管理硬件轉變成了管理軟件。
眼下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已經成為許多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賽道。當火腿腸生產遇上智能化,又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呢?今天我們去肉制品生產領軍企業——雙匯集團一探究竟。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李苗:生產一根火腿腸需要8個小時近20道工序,在這條生產線上,每天有450萬支火腿腸下線,銷往全國各地。這么大規模的生產,還要保障產品質量,這離不開我身旁這臺科技感十足的質檢設備。
雙匯發展股份肉制品分廠自動挑揀機機手 陳凌云:以前人工裝,每分鐘只裝幾十根,現在每分鐘裝500支。
打到筐里邊的是我們踢出來的次品,你看著一種有什么(問題)?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李苗:這個看起來挺好的。
陳凌云:結扎的時候,腸衣上有孔洞的地方,肉眼看不見。通過我們的(自動)挑揀機,無論有再小的眼,都逃不過機器的火眼金睛。
自動挑揀機只是企業智能化生產線改造的冰山一角。放眼整個車間,原料輸送、半成品擺篦、入出殺菌鍋等全流程都由機器人操作。
而在三年前,這里還是沿用著20年前的設備,工人工作強度大,產品結構單一。為了改變這一狀況,企業決定借力數字化、智能化改造,而這在全世界肉類生產線中都沒有先例可借鑒。
雙匯發展股份肉制品分廠設備安全副總經理 楊保亮:技改項目,空間的利用上受到很大的局限性,當時我們也進行了多次研判。如果一部分改造,中間有一個點出現故障,要導致整條生產線全面停產,最終我們選擇了全部改造。
本著能夠早一天投產,早一天收益的原則,企業投資2.4億元,引進了奧地利、西班牙等國家的一流生產設備,而為了把不同國家、不同標準的設備串聯起來,企業還研發了獨有的定向控制軟件系統。
雙匯發展股份肉制品分廠軟件工程師 連豪瑞:實現了訂單自動下達,設備自動調度,數據自動采集等一整套完整的信息化,只需要點擊一鍵下單,系統就會自動計算出物料的重量,把這個任務命令下發到每臺設備,這個設備就會自動運行、自動配料。
歷時三年,邊生產邊改進,軟硬件同步提升,如今這條傳統的肉制品加工生產線,已達到了集約化、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生產的最佳狀態。
雙匯發展股份肉制品分廠結扎工序班長 王曉靜:從體力活轉變成了腦力活,從管理生產轉變成了管理設備,從管理硬件轉變成了管理軟件。
雙匯發展股份肉制品分廠設備安全副總經理 楊保亮:實現了人員減半,生產勞效翻倍的目標,微波解凍機、能源管理信息化等項目,在集團公司兄弟工廠已經進行推廣實施。
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培育建設具有行業先進水平的智能車間641個、智能工廠278個、生產效率平均提高30%,運營成本平均降低20%,今年上半年,河南制造業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的比重達到了20.0%,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轉型,成為我省經濟高速發展的助推器。
責任編輯:張倩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