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全省博物館觀眾超過300萬人次
摘要:在“如果銅鏡會說話”中,開封博物館社教部講解員以館藏銅鏡為依托,從銅鏡的造型到歷史起源等,帶領游客一起探尋文物背后的故事。在開封博物館研學中心,游客還可以自己動手,制作一面專屬銅鏡,將中秋節的限定祝福DIY出來。
假期出行,越來越多公眾將博物館、紀念館設為目的地。10月8日,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中秋、國慶8天假期,全省博物館、紀念館共計進館觀眾305.4萬人次,舉辦惠民文化活動(線上+線下)4556場、惠民文化活動參與總人次(線上+線下)655.2萬人次。
河南博物院為廣大觀眾精心推出了豐富多彩的展覽、演出、社教活動以及有趣好玩的豫博文創,更有線上博物館打卡活動,讓觀眾在感受濃郁歷史文化氛圍的同時,度過一個別具一格的休閑假期。據統計,假期期間,河南博物院觀眾參觀量平均每天15000人,最高的一天達到16887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為滿足公眾的參觀需求,河南博物院每天延時開放兩個小時。“樂響中華”——2023年國慶節華夏古樂專題賞聽會每天演出3場,場場爆滿。
鄭州博物館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與展覽。新推出的“玉出中原——河南南陽黃山遺址考古發現成果展”展覽文物225件(套),分為“驚世發現”“獨玉天琢”“謎蹤之國”三個部分,帶領觀眾尋覓“中原玉文化”之根。
洛陽博物館推出系列特色教育活動。依托“其寧惟永——北魏洛陽永寧寺特展”開展了深度講解活動。中國文字博物館在廣場舉辦文化集市,設有雕版印刷、金石傳拓、投壺、青銅畫像等一系列文化類體驗活動,讓游客在參觀的同時進一步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開封博物館為立足宋文化,依托館藏文物,推出了多場惠民文化活動。在“如果銅鏡會說話”中,開封博物館社教部講解員以館藏銅鏡為依托,從銅鏡的造型到歷史起源等,帶領游客一起探尋文物背后的故事。在開封博物館研學中心,游客還可以自己動手,制作一面專屬銅鏡,將中秋節的限定祝福DIY出來。
假期期間,全省博物館、紀念館根據各館實際,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受到觀眾歡迎。(記者 張體義)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