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會寺鎮: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摘要:柴春杰是一個敢想敢干的人,幾年前從袁莊村委辭職后,一個人去鄭州學習溫棚蔬菜種植技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資本。其中,張營村大蔥、錢溝村“大紅袍”蘿卜、普會寺村大白菜、姚莊村紅薯等種植規模不斷發展壯大,傳統產業品牌得到提升。
駐馬店網訊(記者 張新義 通訊員 李輝)“俺是袁莊村四方莊的,來這里干活一年多了,這兩年年紀大了,外出打工力不從心了,聽說這個蔬菜大棚正在招工,就喊上鄰居一起來了,上午采摘蔬菜裝筐,下午剔苗除草,每天能掙100多元錢呢,不耽誤接孫子放學,挺不錯的。”10月17日,確山縣普會寺鎮袁莊村脫貧戶張艾青開心地說。
“我選擇回鄉創業,因為我是本地人,之前還在袁莊村委工作過,鎮政府近些年比較重視產業發展,扶持返鄉創業,就想回來試一試。”河南四季春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柴春杰說。
柴春杰是一個敢想敢干的人,幾年前從袁莊村委辭職后,一個人去鄭州學習溫棚蔬菜種植技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資本。2020年,有了回到家鄉創業的想法。在創業初期,鎮政府在土地流轉、勞務用工、配套基礎設施完善等方面給予了柴春杰很多幫助和扶持。同時,利用“智慧普會寺”平臺幫助柴春杰宣傳和拓寬銷售渠道,成功帶領蔬菜基地穩步駛入發展“快車道”。
眼下,四季春綠色蔬菜基地已建設恒溫大棚30座,一年四季均可銷售,繁忙時用工100人左右,帶動了附近十里八村的中年婦女和部分脫貧群眾、監測對象來此務工,人均每年增收2萬多元,撐起了村民的“致富傘”。
近年來,普會寺鎮根據“一村一品”產業發展要求,各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等產業,持續抓好群眾參與度高的夏枯草、半枝蓮等中藥材種植。同時,積極開展手工編織、電商直播帶貨、母嬰護理等各類培訓(如圖),今年初以來,培訓近1000人次,新增就業人員200多人,本地人才庫得到進一步充實。其中,張營村大蔥、錢溝村“大紅袍”蘿卜、普會寺村大白菜、姚莊村紅薯等種植規模不斷發展壯大,傳統產業品牌得到提升。特色產業發展面積達到2000畝,產業結構更優、產業布局更廣、產業鏈條更全。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