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亦是真英雄
——追記“雷鋒式民兵”陳尿
摘要:陳保山說,“那時候大隊評陳尿為模范民兵,公社評陳尿為民兵標兵,村民都舉雙手贊成。”當聽說陳尿為救自己的孫子犧牲時,陳曲輝的奶奶一搖一晃地趕來了,她撲到陳尿的尸體上哭喊著:“老天爺,你讓我替陳尿去吧!陳尿好友陳大千悲泣著:“陳尿,你不能離去呀!
記者 許偉
11月14日,冬日暖陽照耀在天中大地上,確山縣留莊鎮后營村
附近,沐浴著暖陽的鄉村、田野、河流、山丘,被泛著青綠色的麥田點綴成一
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在后營村一戶普通的農家院子里,一個年近八旬的老人靜靜地坐在陽光下,撿著籃子里的煙葉。老人叫陳保山,是當年為救落水兒童而犧牲的英雄基干民兵陳尿的大哥。陳尿兄弟三人,如今只有79歲的大哥陳保山尚在人世。
1978年8月4日,為拯救掉進湍急渠水里的少年陳曲輝,陳尿獻出了年僅21歲的
生命,后被中共河南省委、省軍區黨委授予“雷鋒式民兵”光榮稱號,并被追認為烈
士。
陳尿的哥哥陳保山。
提及當年發生的事情,陳保山話語中透著質樸,“我兄弟生前就是這樣一
個熱心人,誰家有事他都會去幫忙,跳河救人也是他本能去做的
事情……”然后,就是長久的沉默。
舍生取義揚大愛
一條渠,由西南向東北方向綿延百里。秋冬時節,河渠內幾近干涸,不乏牛羊雞鴨的身影;春夏時節,清涼的薄山湖水就會沿河而下,灌溉附近的良田。留莊鎮也因豐富的水流資源,在近些年被打造成遠近聞名的“夢里水鄉”。
站在水泥橋上,陳保山的兒子陳耀東和侄子陳東指著不遠處的疊水閘,向記者展示當年烈士救人犧牲的地點。
“疊水閘下邊是疊水池,距閘門前七八米處,流速大,水勢急,人進入這里,會被激流帶入疊水池,附近的村民稱疊水閘門西七八米處為‘鬼門關’,十分危險。”時光飛逝,當年的河渠如今早已被硬化重修,但河道很寬,聯想到干渠水滿,人在湍急的流水中被沖走的情形,記者不由得暗暗心驚。
據陳保山回憶,1978年8月,烈日把大地炙烤得像個大蒸籠,人被暑氣蒸得直喘粗氣。此時,正是莊稼缺水需要灌溉的時節,薄山水庫正往下游放水,湍急的水流順著河渠一路奔涌,后營村東北部的干渠水流在疊水閘前已經形成了寬七八米、深三四米的水面。
正值暑假期間,在縣城上小學的陳曲輝回到后營村奶奶家過暑假。8月4日這天,陳曲輝和同村的陳天成、陳連柱等幾個小伙伴兒,沿著干渠邊嬉水玩耍。陳曲輝腳下一滑,掉入水中。
陳天成嚇得連忙大聲驚呼,“曲輝掉水里了……”此時,正往地里趕的陳尿聽到呼救聲,飛跑過去。看著在湍流中一沉一浮的孩子,陳尿來不及多想,猛地跳進水里,迅速朝著陳曲輝游去。
水流湍急,陳尿很難接近陳曲輝。一次次接近,一次次失敗,距疊水閘“鬼門關”的警戒線越來越近,情況越來越危急,陳尿奮力地游著,拼命地找陳曲輝,他一心救人,忘記了危險。當陳尿再次浮出水面,終于發現了陳曲輝,他向陳曲輝游去,伸手抓住了陳曲輝。此時,疊水閘已經近在咫尺,陳尿帶著孩子游到岸邊已經不可能。陳尿急中生智,使出渾身的力量把陳曲輝猛地一下子推到岸邊,小伙伴們連忙把陳曲輝拉上了岸。陳曲輝得救了!由于反沖力,陳尿被激流一下子卷進了疊水池不見了蹤影。
聞訊而來的村民帶著長繩等救援工具打撈了許久,才在疊水池的下游石縫里找到了陳尿,此時的陳尿早已沒了生命跡象,再也見不到他熟悉的鄉親們。
尋常小事見真情
“平凡出偉大,小事現英雄。只有愛心,才能撐起人間的一片藍天。在短暫的人生中,陳尿沒有驚世的豪言壯語,更沒有驚天動地的偉績,但他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與人為善,樂于助人,在危難面前義無反顧挺身而出,譜寫出舍己救人的雄偉篇章。”這是已故的后營村小學教師陳新端在撰文中對學生陳尿的評價和贊揚。
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愛與奉獻、樂于助人是陳尿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
陳保山回憶說:“我娘是一位淳樸善良、吃苦耐勞的農家婦女,日常生活中孝敬長輩,和睦親鄰,鄰居之間相處得跟一家人一樣。待別人家的孩子如同己出,誰家有事,總會帶著我們兄弟熱情相幫。”生活在這樣家庭氛圍中的陳尿,受母親的熏陶、感染,從小就養成了與人為善、樂于助人的美德。
割飼草、喂牲口,這是農民的平常事。陳尿生前遇到年長的人員不動籮筐,就上前給遞上去。當和小伙伴們在一起割草時,自己割滿后,他還總幫年齡小的割滿,再一起回家。老人回憶起陳尿生前的事情說,“這沒啥,都是同村人應該做的小事。”
陳尿上小學時,自帶勞動工具打掃教室。他所在的班,同學們走進教室,總能看到教室內干干凈凈的,在老師沒安排的情況下,陳尿總會提前打掃完畢,班里擦黑板的活也基本全包了。
陳尿是一位很有責任心的人,又是一位是非分明的人。有一次,陳尿的好友陳大千在從學校回家的路上打了比他小的陳改革,陳尿上前大聲斥責陳大千道:“不能仗著自己個子高就欺負人家,別人打你弟弟,你心疼不心疼。”整個小學階段,陳尿每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
陳佰榮曾擔任過陳尿的班主任。有一次,陳佰榮生病了,陳尿前去探望,到了陳佰榮的家,陳尿怯生生地說:“老師,我找遍家里的雞窩,就3個雞蛋,你不舒服,拿來給你補補身子吧!”說完,陳尿丟下雞蛋就跑了。3個雞蛋,在如今看來不值一提,但包含了一個孩子的一腔深情,表現出少年尊敬師長的美德。
陳尿上學期間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當基干民兵時更是群體中的楷模、同齡中的領頭雁。生產隊中的五保戶陳老德無兒無女,獨身一人。陳尿主動承擔起照顧老人的任務。擔水、抱柴,全由他一個人包管。一年四季,陰晴雨雪,從不間斷,一直照顧到陳老德離開人世。陳老德生前逢人就說:“親兒子,也難有陳尿照顧的那么周到。”說到動情處老淚縱橫。
“雷鋒式民兵”獲贊揚
在陳尿心中,誰家在什么時候需要幫忙,好像他有一本流水賬,他把鄉親們的難事都當成了自己的事情。
“大集體時,家家戶戶缺柴,生產隊派人去西山撿柴火,翻山越嶺,十分辛苦,一般人都不愿意去,而陳尿總是第一個報名參加。當分柴時,又總把自家分的柴火勻給更缺柴火的陳如初家。”陳保山回憶說,當自家柴火不夠燒時,他卻說:“我有的是力氣,抽空上北山砍點兒,能過得去。”他就是這樣一個人,總為別人著想,為自己想得甚少。
“記得有一次,我們村的生產隊長陳九坤在外地給生產隊買牲口,不在家,正好這時隊里分口糧。他妻子付芬拉扯著幾個孩子,抽不開身,天黑了糧食還沒有扛回去。陳尿得知后,二話沒說,到場里把給陳九坤家分的糧食扛到他家里。”陳保山說,無論誰家需要幫襯,需要幫襯的人家就有陳尿的身影。
李大直是軍屬,丈夫陳天星在四川部隊里。李大直在家操持家務,照顧老人和孩子。她家距吃水的井有300多米,一遇雨雪天,身單力薄的李大直沒法到井里去擔水,遇到這樣的壞天氣時,陳尿就會把李大直的水缸填滿。點滴小事,溫暖人心。
“一到下雨天,生產路上就有陳尿的身影,總見他手拿鐵锨,挖挖墊墊,把積水排出,再墊上新土。有些事情別人不去干,他干;別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陳保山說,“那時候大隊評陳尿為模范民兵,公社評陳尿為民兵標兵,村民都舉雙手贊成。”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陳尿就這樣走進了后營村父老鄉親的心中,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凡人英雄。
當聽說陳尿為救自己的孫子犧牲時,陳曲輝的奶奶一搖一晃地趕來了,她撲到陳尿的尸體上哭喊著:“老天爺,你讓我替陳尿去吧!你為啥非要一個好孩子的命啊……”那哀號,讓鐵石心腸的人也會落下悲傷的眼淚。
陳尿好友陳大千悲泣著:“陳尿,你不能離去呀!我再也不能和你一起干活,一起談心了!”受陳尿幫過照顧過的小朋友陳中學、陳連于、陳見山、陳跟柱……哭喊著:“陳尿,不能死啊!我們下地時,誰還來照顧我們呀!”哭聲一片,那時人們對身邊的雷鋒式少年陳尿萬分不舍。
鄉親們拖著沉重的步伐,抬著陳尿的尸骨向村里緩緩行進著。安葬陳尿時,縣領導來了、單位的代表來了、老師和學生們來了、全村的鄉親們都來了,人們懷著悲痛的心情哀悼這位英雄。
因陳尿舍己救人的英雄壯舉,1979年3月1日,中共河南省委、省軍區黨委授予陳尿“雷鋒式民兵”光榮稱號,并追認為烈士。
45年過去了,每當人們談起陳尿的壯舉,仍是淚流滿面。生前樸實如泥土、如麥子,卻像一個小小的太陽,照亮和溫暖著鄰里鄉親;犧牲后多年,陳尿似乎從未走遠,在人們心中,他永遠都是那個熱心助人、舍生取義的好青年。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