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聯動、多方助力 河南打出組合拳 用好“救命錢”
“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第十七場新聞發布會舉行
打出組合拳 用好“救命錢”
□本報記者 李曉敏
醫保基金是老百姓的“看病錢”“救命錢”,如何用好管好?12月7日,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舉行“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第十七場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我省醫療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省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岳文華介紹,2018年以來,全省基本醫保基金年度為參保人員支付醫療費用由977.91億元增至1305.18億元,支付人次由1472.78萬增至1731.38萬,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穩定在80%和70%左右。
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機構不斷“擴容”
隨著人口流動頻繁,異地就醫成為更多人的剛需。省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培峰介紹,目前,全省已開通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5076家,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藥機構達32921家,異地就醫門診慢特病直接結算的定點醫藥機構1229家,開通住院服務的定點醫療機構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同時,我省持續擴大門診慢特病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病種范圍,在實現5種門診慢特病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基礎上,又將發病率較高、墊付資金較多的腦血管病后遺癥、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等10個門診慢特病病種,納入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
門診慢特病患者申報更加便利
對于門診慢特病患者來說,如何快速申報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劉培峰介紹,依托國家醫保信息系統,我省開發建設了網上申報認定平臺,實現門診慢特病申報認定全流程網辦,參保群眾自申報之日起5至8個工作日即可享受待遇。
目前,我省省直、開封、許昌、漯河、信陽、焦作、駐馬店7個統籌地區已實現網上申報認定。截至11月底,7個統籌地區共申報52409人次,通過30489人次,通過率58.18%。計劃明年在全省全面開展門診慢特病網上申報認定。
同時,為方便流動人員跨省、跨市轉移醫保關系,我省開通了線上線下兩種模式,參保人員既可以自主選擇線上辦理,也可以到轉出地和轉入地醫保經辦窗口就近辦理,辦理時限由45個工作日壓縮為15個工作日。
“雙通道”、集采,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雙通道”是指通過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兩個渠道滿足患者用藥需求,并同步納入醫保支付的機制。
省醫保局二級巡視員王雪辰介紹,針對一些談判藥品進得了醫保但進不了醫院的問題,2021年省醫保局出臺了“雙通道”管理政策。截至目前,我省“雙通道”藥店達472家。
同時,省醫保局針對談判藥品專門出臺了門診特定藥品政策,將部分用于治療癌癥、罕見病等重特大疾病的臨床必需、療效確切、適應證明確、價格較高、適于門診治療的談判藥品納入我省門診特定藥品范圍,實行統一管理。完成待遇認定的參保人員使用門診特定藥品,不設起付線,城鄉居民醫保統籌基金支付比例為80%,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比例為85%左右。
敦促藥物或者耗材大幅“跳水”,帶量采購是一個重要手段。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計集采藥品726種、耗材173種,集采品種和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王雪辰介紹,與2018年相比,河南省藥品價格總水平累計下降23.87%,醫療服務價格總水平累計提升21.8%,“騰籠換鳥”效應初步顯現。
重拳出擊,3年追回醫保基金5978.91萬元
用好“救命錢”,也要守好“救命錢”。省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羅文閣介紹,省醫保局聯合公安、衛健、財政、審計等部門,聚焦重點領域、重點行為、重點藥品耗材等,以國家轉辦的“虛假住院”疑點線索為突破口,嚴厲打擊欺詐騙保行為。
2021年以來,共排查定點醫療機構5979家,破獲欺詐騙保案件312起,關停醫療機構49個,抓獲欺詐騙保犯罪嫌疑人1029人,追回醫保基金5978.91萬元。
截至2023年10月底,全省累計檢查定點醫藥機構21.06萬家次,處理違規定點醫藥機構8.58萬家次,拒付追繳醫保基金42.7億元,行政罰款1.16億元。
多措并舉,助力中醫藥事業發展
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攸關民生實事。羅文閣說,近年來,省醫保局通過提升醫保目錄中的中醫藥占比、支持中醫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和臨床應用、積極推進中醫類醫療服務項目臨床應用等措施,助力我省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醫保藥品目錄中中成藥有1381種,占藥品目錄總數的46.54%。2022年,省醫保局將1190種醫療機構制劑納入醫保,其中中藥制劑占比93.5%。
此外,我省積極探索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支付方式,在推行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改革中,增加了112種中醫治療住院病種,合理提高支付標準。
今年,我省將“中醫日間病房”納入醫保結算試點,群眾多元化醫療需求更好得到滿足。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