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首次“考古寫史”,完整敘述中華文明發展史
摘要:?系統性追溯中華文明發展歷程,考古式寫史的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12月9日在東方衛視和百視TV首播。
系統性追溯中華文明發展歷程,考古式寫史的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12月9日在東方衛視和百視TV首播。
紀錄片分《秦漢》《搖籃》《星斗》《古國》《擇中》《殷商》《家國》《天下》8集,從邁向一體化的秦漢王朝講起,進而溯源至舊、新石器時代之交,見證中華大地的先民走向農業定居,組成家庭和社會,建立早期信仰與文化審美,開始五湖四海間的交流,形成區域古國和早期文明,開啟夏商周的王朝時代,直至秦漢建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偉大歷程,交出了一份宏大、深邃又生動的時代文化答卷。該片由中國考古學泰斗嚴文明任學術總顧問,近百位中國考古學家組成陣容強大的專家顧問團。
在國家文物局的專業指導和資源支持下,《何以中國》共拍攝全國考古遺址、博物館等點位230余個,足跡遍布全國絕大多數省、自治區、直轄市,跋涉超過4萬公里。創作組梳理學術資料共300多萬字,腳本撰寫字數達40萬字。依據扎實、多學科的考古研究成果,節目組在歷史場景拍攝階段共復原敘事場景220處、服裝2268套、飾品1500件、道具3600余件。
作為一部“考古寫史”的紀錄片,《何以中國》是第一部以考古為線索,完整敘述中華文明千年發展歷程、準確描繪歷史脈絡的影視作品。片中沒有使用常見的采訪,而是引導觀眾以沉浸的方式進入歷史長河中,宏大的敘事與微觀的場景復原,又恰恰體現了考古學見微知著的學科研究優勢。
該片首播當日,上海廣播電視臺與華納兄弟探索集團簽署合作意向備忘錄,標志著《何以中國》將啟動國際版的制作和傳播,向國際社會講好中華文明故事。雙方合作可以追溯到2005年,此番為考古領域的首次合作。同時,紀錄片《何以中國》宣布將版權授權給首批收藏《何以中國》的18家博物館,中國考古博物館、山西博物院、內蒙古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館均在列。未來,紀錄片中的影像素材將作為各大博物館展示內容及公眾教育的一部分,憑借其鮮活的視聽語言,動人講述中華文明史的精彩故事。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