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解決“完整展現夏朝歷史”問題的關鍵地區
摘要:開展了二里頭遺址、王城崗遺址、瓦店遺址等10個夏文化重點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洛陽盆地、潁河流域、沙汝河流域等區域系統調查。
頂端新聞記者 張弋
12月13日,頂端新聞記者從“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系列第二十場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我省對夏文化的探索已取得重要新進展。
歷史文獻記載和已有的考古成果表明,河南中西部是夏文化探索和研究的核心地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表示,是解決“夏代史研究還存在大量空白”、“完整展現夏朝歷史”問題的關鍵地區。
劉海旺說,河南在“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重大課題統領下,以全面復原夏文化的誕生背景、文明成就、政治結構、國家體系,夏文化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化總進程中的歷史地位和作用,“通過考古發現來證實為信史”,活化夏代歷史場景為目標,開展了大量考古科研工作。
首先是立足田野,開展重點遺址考古發掘和重要流域考古調查。開展了二里頭遺址、王城崗遺址、瓦店遺址等10個夏文化重點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洛陽盆地、潁河流域、沙汝河流域等區域系統調查。其次是加強多學科合作研究。
通過各考古科研單位的共同努力,近年來,夏文化探索已取得重要新進展。
葉縣余莊遺址面積125萬平方米,是目前河南最大的龍山文化遺址,大量高等級墓葬的發現,尤其是具有顯著禮制色彩九、七、五成組陶禮器隨葬的出現,說明影響后世的中原禮制可能已經在龍山文化晚期或夏初期開始形成。
淮陽時莊遺址,為首次發現功能明確的夏時期早期小型糧食倉儲城址,是具有區域國家政權性質的管控力已經形成和發展的證明。
△淮陽時莊遺址地上式糧倉F6
方城八里橋遺址面積130萬平方米,是夏王朝的區域政治中心,發現了夯土建筑基址、墻垣、環壕等遺跡,出土有玉器、綠松石嵌片和鑄銅相關的遺物,文化面貌與二里頭遺址保持高度一致,說明遺址所在的南陽盆地屬于夏王朝的直接控制區。反映出夏王朝國家治理已出現都邑中心、區域中心和小型聚落等多層級結構。
二里頭遺址作為夏都,通過道路和墻垣把遺址分為多個方正、規整的網格,宮殿區居于核心。這種嚴謹有序的布局,突顯宮殿區的核心地位,反映出社會階層、等級劃分非常嚴格,是進入王朝國家的重要標志,也反映出都城在國家社會中的特殊地位。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