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廣濟心血管病醫院 植入生物主動脈瓣膜為六旬老人換“心門”
駐報全媒體記者 王捷 通訊員 魏麗
近日,駐馬店廣濟心血管病醫院心臟中心采用生物瓣膜,成功為一名高齡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患者更換了“心門”。
66歲的李先生家住正陽縣,4年來,時不時出現心慌、喘氣癥狀,日常農活都無法完成,體力大不如前。一個月前,李先生心慌癥狀加重,稍微活動后就上氣不接下氣,到醫院檢查竟被告知是心臟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
主動脈瓣是心臟將血液泵入全身的一扇“大門”,一旦閉不嚴,勢必會影響全身供血,逐漸出現胸痛、呼吸困難和暈厥等癥狀,也可引起后背疼痛。若不及時手術,患者隨時可能因主動脈供血嚴重不足而導致猝死。為了尋求更好的治療方案,李先生在親友的推薦下來到駐馬店廣濟心血管病醫院心臟中心就診。
據了解,針對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治療,目前可通過外科開胸手術、微創介入手術更換病變的瓣膜。
通過心臟彩超檢查,李先生的主動脈瓣瓣葉增厚,對合不良,重度關閉不全,左心室也因長期血液返流而擴大到5.6cm,另外其多年的房顫病也再逐漸影響著心房,導致其收縮功能異常,所以出現心慌、氣短、胸悶等癥狀。嚴重時可能會引起心力衰竭、左房血栓進而引起中風、心梗等致命性并發癥,外科手術無疑是根治問題的最佳方案。
該院心外科主任方極輝介紹,在瓣膜置換術中常用的兩種瓣膜:生物瓣膜和機械瓣膜。生物瓣植入人體后3-6個月左右,瓣葉表面會被沉積的纖維蛋白和血管內皮組織覆蓋,瓣葉材料不再與患者的血液接觸,避免了激活血液的凝血反應,因此3-6個月后就不再需要抗凝治療了,這是生物瓣最大的優點。機械瓣雖耐久性好,但需要終身抗凝治療,并根據抗凝檢查結果調整藥物劑量。每天服用抗凝藥一方面是比較麻煩,另一方面藥物調整不到位容易發生出血(抗凝過度)或血栓形成(抗凝不足)情況。結合李先生病情和自身情況,與家屬溝通后,最終選擇了生物瓣膜。
方極輝帶領心臟中心外科團隊為李先生實施了“主動脈瓣生物瓣置換+迷宮射頻消融+左心耳切除”術,經過4個小時手術治療,李先生成功更換了“心門”,心臟恢復了正常跳動,左心室術后也即刻縮小了4mm,生命體征平穩。
術后一周,李先生復查心臟彩超顯示,人工瓣機能正常,其他各項抽血化驗結果良好。李先生恢復如初,全家人對治療效果非常滿意,順利出院。
責任編輯:王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