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醫院中醫外治解決小兒厭食
駐報全媒體記者 王捷 通訊員 陳思妤
在兒童成長過程中,飲食是件很重要的大事,許多寶媽都有過這樣的體驗:費半天勁做出來的飯,孩子只是扒拉幾口就不吃了。
近期,在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婦女兒童醫院中醫外治門診,有不少孩子因為天氣、疾病康復后等原因,導致厭食。
2歲的瑤瑤,自從甲流康復后,總反復呼吸道感染、經常吃藥、飯量直線下降、晚上睡覺不踏實、個頭也比同齡孩子瘦小、經常乏力、玩不到5分鐘就要抱,讓家里人很是頭痛。
“孩子是吃飯困難戶,體重輕,個子也不高,愁死了!”
在和朋友聊天時,瑤瑤媽媽聽說孩子的癥狀叫做小兒厭食。
小兒厭食是指小兒持續1個月以上的食欲減退、食量減少、拒食等為主的癥狀。可伴有腹脹、腹痛或大便不調等,是兒童常見病癥,各年齡段均可發生,以1~6歲兒童最為常見。
朋友告訴她市中心醫院婦女兒童醫院有個中醫外治的療法,可以調理小孩子的脾胃,不打針、不吃藥,小孩子也不遭罪,她抱著試試的心態,帶孩子來到了中醫外治門診。副主任中醫師張欣欣,看了小孩子的舌苔,舌淡紅苔白膩、脈滑有力,精神狀態不佳,經張欣欣四診合參,為其進行中醫辨證,診斷:小兒厭食(脾失健運)。
中醫認為,小兒厭食在治療時要從整體出發,辨證論治,以維護脾氣為主,健脾益氣、消和化食,達到治療小兒厭食。
該院中醫師蔡汶珊、徐萬舉為瑤瑤做了針對性推拿和中藥穴位貼敷治療。
張欣欣告訴瑤瑤媽媽,中醫外治主要通過小兒推拿、艾灸、穴位貼敷等手段,調節臟腑功能,以標本兼治為原則,治療小兒厭食、積食,孩子接受程度較高。
治療第一天,孩子睡覺安穩一點了,治療五天后,胃口明顯好轉,治療第七天,不僅飯量恢復了,臉色也紅潤不少。
“現在小孩自己喊著要吃的,睡眠也正常了,精神狀態很好。”孩子媽媽說到這里都已經笑得合不攏嘴了。
據張欣欣介紹,小兒推拿是傳統醫學中治病防病的一種治療方法,其以中醫之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為理論指導,根據小兒的生理和病理特點,運用各種推拿手法刺激小兒身體特定穴位,以通經活絡、暢通氣血,從而達到平衡陰陽、調理臟腑的治療目的。
中藥貼敷根據中醫辨證論治原則,應用中草藥制劑,施于皮膚、孔竅及病變局部等部位的治療方法,屬于中醫外治法。
中藥貼敷調理小兒脾胃優勢在于不刺激脾胃,不給脾胃增加負擔。通過藥物刺激穴位和經絡的作用,促進脾胃運化,減輕脾胃負擔,從而增進脾胃功能正常。
目前,該科開展有小兒推拿、穴位貼敷、針灸、耳針、中藥熏洗、中醫熏蒸、皮內針、中藥塌漬、多功能艾灸儀治療等。
責任編輯:王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