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擅長“基建” 這事得從6000年前講起
摘要:魏興濤表示,在以北陽平遺址、西坡遺址為代表的仰韶文化鼎盛期取得的考古成果,將通過考古遺址公園或博物館的形式展示給公眾,這是每個河南考古人的愿望,需要考古工作者、文物管理部門和當地政府的共同努力。
河南人擅長“基建” 這事得從6000年前講起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張弋/文
南依秦嶺、北望黃河的靈寶,是一座有著“黃金之城”美譽的豫西小城。城中氣候溫和濕潤、水源充沛,為人類繁衍生息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
考古發掘出土的一座座史前大型房址橫臥在陽平鎮西黃土臺塬上,靜默蒼然,與車水馬龍的陽平鎮遙遙相望。遠方的小秦嶺郁郁蔥蔥,和黃土夯筑的仰韶文化房址交相輝映,見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和演變。
“河南遺址巡禮”系列新一期,我們一起走進三門峽靈寶北陽平遺址群,考古人員在這里發現了多片史前聚落遺跡,特別是一座面積達516平方米的大型“宮殿”,昭示著早在距今6000年前,中原地區社會復雜化就已經出現,孕育出“古國雛形”。
6000年前的河南人就很擅長“基建”
北陽平遺址位于靈寶市陽平鎮北陽平村西,坐落在一條狹長的黃土小臺塬上。2005年,屬于北陽平遺址群的西坡遺址被列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階段重點發掘和研究的六大遺址,2021年,北陽平遺址入選“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名單。
談及該遺址的重要性,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二級研究員魏興濤表示,北陽平遺址是探索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的關鍵時段、關鍵區域內的重點遺址,也是“考古中國·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重要支撐課題。和其他遺址不同的是,考古人員在北陽平遺址群的發現以房址居多,用無人機俯瞰,這里仿佛一片剛剛挖好地基的“建筑工地”。
2020年至202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北陽平遺址展開考古發掘,發現了仰韶文化大型房址3座,其中房址F2保存較好,規模宏大,加工考究,地面由房基墊土、室內居住面等部分組成,起到冬暖夏涼的作用。
“5500年前中國最早最大的宮殿”
西坡遺址距北陽平遺址約5公里,二者文化年代一致、內涵相仿,同屬北陽平遺址群。
自2000年開始,西坡遺址先后進行了8次發掘,出土了玉鉞等一大批珍貴文物,特別是發現的占地516平方米帶回廊的特大型房基遺址F105,是仰韶文化中期最大的單體建筑遺址,開了中國回廊式古典建筑先河,具有殿堂性質,代表了仰韶時代鼎盛期建筑技術的最高水平,被稱為“5500年前中國最早最大的宮殿”。
這座房屋的規模、裝飾方式和重要位置均表明,它們不是普通人的居所,而應是舉行大型公共活動的場所,仰韶文化的社會復雜化也由此體現。
魏興濤介紹,經仰韶初期、早期千余年的積累,到距今約5800年至5000年前的仰韶中期,靈寶一帶文化最為繁盛,無論聚落數目、聚落總面積、聚落面積均值,都達到了頂峰。這時聚落規模出現明顯差異,出現面積大到近百萬平方米的特大型聚落和小到十萬以下乃至僅有數千平方米小型聚落的差別,呈現出了“金字塔”形多層級的區域聚落結構。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西坡遺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大型墓地,入選2006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考古人員在墓口達17平方米的大型高等級墓葬中,出土了象征著王權的玉鉞、象牙器等大批珍貴文物。
擦亮“中華文明探源地”文化名片
傍晚時分,山風拂面,漫步在西坡遺址修葺一新的觀光木棧道上,身旁就是在原址上復原展示的史前“宮殿”,讓人不由感慨:“每一步考古挖掘都在逐步揭開這個5000多年前社會的面紗,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那個時代的繁榮與變遷。”
為進一步擦亮“中華文明探源地”文化名片,靈寶市圍繞荊山黃帝鑄鼎原、北陽平遺址、西坡遺址、函谷關等文旅資源,與央視合作拍攝了《跟著書本去旅行之靈寶篇》《重走古戰場》《黃河之歌》《尋古中國》《考古中國》等節目;利用“5·18國際博物館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積極開展宣傳靈寶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和考古重大發現,增強廣大群眾文物保護意識和文化自信;及時更新博物館展廳陳展內容,結合中華文明探源和建筑發展史,追溯西坡遺址F105大房子歷史,布置了反映中國殿堂式建筑發展演變的專題展。
魏興濤表示,在以北陽平遺址、西坡遺址為代表的仰韶文化鼎盛期取得的考古成果,將通過考古遺址公園或博物館的形式展示給公眾,這是每個河南考古人的愿望,需要考古工作者、文物管理部門和當地政府的共同努力。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