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wǎng)絡安全
首頁 新聞 社會

張大生:用赤子之心書寫大愛人生

2024-10-16 17:06 來源: 駐馬店網(wǎng) 責任編輯:梅雅平
發(fā)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記者 許偉

確山籍退役軍人、確山縣蛟龍義務救援隊隊長、確山縣志愿者協(xié)會會長張大生退伍返鄉(xiāng)近40年,仍奔走在義務救援、志愿服務第一線。

張大生拜訪抗戰(zhàn)老兵(資料圖)。

張大生先后參與義務救援360多次,救援群眾16000多人,以一己之力成功挽救了12個鮮活的生命。張大生先后被評為全國最美志愿者、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中國好人”、河南省最美退役軍人。

 一顆赤誠熱烈的“兵心”

1986年,在部隊服役5年的張大生退伍返鄉(xiāng)。

5年的軍旅生涯鍛造了張大生強健的體魄,也練就了他過硬的作風。在部隊的5年里,他時時處處以雷鋒為榜樣,臟活累活搶著干,急難險重的事沖在前,入伍第一年就入了黨,并屢獲嘉獎,還榮立了三等功。

熱心腸、大嗓門、愛騎行、好冬泳,這是張大生留給身邊人的印象。

1988年,張大生騎行中國,困頓之際曾得到陌生人的熱心幫助。“當時我就下定決心,有能力的時候也要幫助別人。”張大生說,他曾經(jīng)在騎行的路上,遇到一名14歲的少年溺水,他雖然用盡力氣卻未能成功救出溺水少年,這讓他有了成立專業(yè)救援隊的想法。

說干就干!他先后籌備300多萬元購置沖鋒衣、潛水服、皮劃艇,又補充皮卡車、沖鋒舟,挨個上門號召愛心人士加入……經(jīng)多方努力,2017年4月,確山縣蛟龍義務救援隊誕生了。張大生帶領大家學習急救知識,開展應急救援演練,最終組建了一支科學化、專業(yè)化的應急救援隊。

2021年4月8日,一名少年不慎落水,情況萬分危急。正在附近參加救援訓練的張大生聞訊飛奔過去,毫不猶豫地跳入冰涼的河水中。

張大生很欣慰,這回,他把少年救回來了。

一場舍生忘死的救援

2023年8月,受極端天氣影響,河北涿州突發(fā)洪水災情。張大生帶領救援隊連夜奔赴災區(qū),救援搶險。他們駕駛沖鋒舟破浪前行,一次次轉移被困群眾。

“我當時就想著,哪怕是倒在了洪水中,也不能放棄一個生命!”張大生帶領隊員逆流而上,一次次涉水救人。在營救一位癱瘓老人時,張大生發(fā)現(xiàn)老人家的鐵門緊閉無法進入,當時水深流急,情況十分棘手。60歲的張大生不顧個人安危,多次潛入深水,最終打開了“生命之門”。他冒險來到二樓,背起老人一步步走向皮劃艇。剛出院子,救援行動就遭遇了湍急的暗流,幸虧被隊員死死拽住,張大生才沒被洪水沖走。

“60歲兩鬢斑白救援隊長逆流身背七旬銀發(fā)老人”的驚險場面被《齊魯晚報》、河南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道,受到萬千網(wǎng)友的點贊。

時光繼續(xù)往前追溯,這樣的救援經(jīng)歷有很多回。一朝入軍營,終身是軍人。一場場舍生忘死的救援背后,是張大生退役不褪色,堅守傳承雷鋒精神、服務人民的初心寫照。

一張?zhí)厥獾?ldquo;全家福”

初夏時節(jié)的竹溝革命紀念館,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

2021年清明節(jié),也是在這里,張大生與心心念念的10位“老兵爹媽”再次相聚。遺憾的是,7位老人相繼去世。10把椅子,只有3把等來了主人。

在竹溝革命紀念館革命先輩塑像前,張大生紅著眼睛與健在的3位高齡老兵(103歲的何國增、99歲的梁忠賢、98歲的周生鳴)以及志愿者懷抱的吳國憲、黃具法、徐德西、郭景科、陳德金、張?zhí)谩堉幸?名抗戰(zhàn)老兵遺像,拍了張?zhí)厥獾?ldquo;全家福”。從此,兩代老兵的全家福就放在張大生的床頭。

為尋訪抗戰(zhàn)老兵,10余年間,張大生重走長征路,行程20多萬公里,足跡遍布20多個省域,尋訪慰問老兵360位。他組織抗戰(zhàn)老兵再相聚,每年想方設法滿足老兵們的愿望。

“抗戰(zhàn)老兵是民族英雄,許多人已經(jīng)離開,健在的也都是耄耋老人,傷病纏身,再不盡心真來不及了。”張大生說。

確山是革命老區(qū),張大生把手機號碼寫在每位老兵家的墻上,接到求助電話就盡快趕到。

參加過孤山?jīng)_戰(zhàn)役的周生鳴老人每次見到張大生總是喜笑顏開,老人像歡迎兒子一樣張開雙臂:“大生,你又來看我啦!”

張大生駕駛大型收割機去99歲老兵吳國獻家?guī)椭崭睿豢箲?zhàn)老兵郭景科骨折,張大生每天送去自己做的飯菜;抗戰(zhàn)老兵徐德炳家失火,房屋倒塌,張大生出資5萬元帶領30多名工人重建……迄今為止,張大生已為確山、西平、遂平7位抗戰(zhàn)老兵養(yǎng)老送終。

與老兵的故事,也讓張大生成為“雙擁”的典范。

  一段無悔的大寫人生

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多年來,張大生用一樁樁一件件暖心的好事,在群眾心中樹起一座豐碑。

張大生退役后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帶領天中農(nóng)機手打響“天中麥客 收獲全國”的口號,在收獲中國的路上,他當好人、干好事,將雷鋒精神四處發(fā)揚。

張大生說:“收獲全國,一語雙關,一是為全國的農(nóng)戶收割麥子;二是走到哪里,將好事做到哪里,將愛心播撒到哪里,將老區(qū)確山的形象樹立到哪里。”

多年間,張大生不僅帶領鄉(xiāng)親共同富裕,還把自家經(jīng)營的生香園酒店開成了落難者的“救助站”、冬泳者和騎友的“大本營”,助人無數(shù)。

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張大生究竟做了多少好事,誰也無法算清楚。如今,張大生已成為確山的一張名片,影響并帶動了一大批愛心人士行好事、獻愛心。

生命為紙,大愛作墨;張大生用一顆赤子之心,肆意揮灑著不負時代的大愛人生,讓人們在心底記住了他的名字。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wǎng)應有權益,否則,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wǎng)站、團體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友谊县| 沅陵县| 读书| 晋中市| 宁海县| 连云港市| 安福县| 逊克县| 尼勒克县| 三门县| 上饶县| 化州市| 绥江县| 铜陵市| 瓦房店市| 南雄市| 弥勒县| 南投县| 宜良县| 武穴市| 龙泉市| 澎湖县| 牟定县| 庆元县| 西吉县| 怀集县| 抚顺县| 绵竹市| 伊金霍洛旗| 莲花县| 临沧市| 唐山市| 寿宁县| 宾川县| 呼和浩特市| 江川县| 雅江县| 承德县| 蛟河市| 漳浦县|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