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紐約中國當代音樂節閉幕
新華社紐約10月20日電(記者 楊士龍 葉麥琪)主題為“譜寫未來”的第七屆紐約中國當代音樂節19日晚以一場中西合璧的音樂會畫上精彩句點。
閉幕音樂會當晚在紐約市卡內基音樂廳舉行。上半場,美國巴德音樂學院東西樂團用琵琶、古箏等中國傳統樂器與西方管弦樂器演奏了中國中央音樂學院作曲家的新作品,給觀眾帶來獨特的音樂交融體驗。
下半場,中美藝術家聯袂演繹了作曲家郝維亞創作的中文科幻歌劇《七日》的音樂會版。該劇以新的音樂語言展現對人類未來的憧憬與想象,探討未來的“智能人”和人類共存甚至超越人類的時候,人類生存價值、愛情和藝術受到的巨大挑戰。
AI人工智能元素貫穿了本屆中國當代音樂節。巴德音樂學院美中音樂研習院院長、音樂節藝術總監蔡金冬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我們聽了很多貝多芬和莫扎特的作品。現在是21世紀,加入AI智能元素能讓更多年輕人關注當代音樂,關注現在的音樂。”他表示,這7年來他最大的收獲就是能把越來越多的中美藝術家聚在一起,共同搭建中美人文交流的橋梁。
美國大提琴家克里斯蒂娜·瓦列芙斯卡非常贊賞音樂節促進中美音樂交流與融合的作用,7年來她沒有錯過音樂節的任何一場音樂會。她說:“音樂語言人人都聽得懂,中西合璧的音樂更有魅力。”
紐約中國當代音樂節始于2017年,致力于通過音樂搭建兩國的文化橋梁,每年舉辦一系列主題音樂會和延展講座等活動,呈現令人振奮的中國當代音樂作品。
第七屆中國當代音樂節12日在紐約市卡內基音樂廳隆重開幕。本屆音樂節主題為“譜寫未來”,首次引入人工智能(AI)技術,百余位中美音樂家聯袂演繹。
責任編輯:姚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