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頭疼”的學生
摘要:之前,在一本書中看到一名教師改變一名總是愛遲到的學生的故事。為了改變這名學生,他用了很多方法,當面說教、和家長溝通等,但都不怎么見效。這個故事很動人,但是如果沒有“遲到大王”,就不會有這么動人的故事吧。
文/杜鑫
教育是一條很長很長的路。從教多年,我產生了這樣一種認識:教育最動人的故事,往往發生在那些最令老師“頭疼”的學生身上。
“好學生”聽你的話,不會違反紀律,也很少犯錯,你一教就會,他也知道自己應該努力學習——他根本就不用你為他多操心,能發生什么動人的故事呢?說句大白話,教師不會太多地在“好學生”身上找到“成就感”。
而往往令你“頭疼”、總讓你操心的學生,你才總念念不忘地惦記著他。對于讓人不省心的學生,有“征服欲”的教師,會想方設法去“改變好”這名學生。為了改變他,你會軟硬兼施,甚至“威逼利誘”,更甚至搬出《孫子兵法》,一種方法成效不大,就會琢磨出另一種方法。在學生“屢教不改”時,你雖然覺得自己“屢戰屢敗”,但是你相信,作為一個比小孩子多活幾十年的“不服氣”的大人來說,你會“愈挫愈勇”。終于有一天,你看到那個令你“頭疼”的小孩身上,發生了讓你覺得開心的變化。盡管之前讓你絞盡腦汁、身心疲憊,但是當你發現經過自己的影響,孩子開始不斷向“變好”發展,你的成就感會“爆棚”。也就是說,你之前為改變他,吃的苦頭越多,你最終獲得的成就感就越大。
之前,在一本書中看到一名教師改變一名總是愛遲到的學生的故事。為了改變這名學生,他用了很多方法,當面說教、和家長溝通等,但都不怎么見效。后來,他想了一個辦法:每天早起到學校后,在那個孩子沒來之前,他就開始給其他學生講故事。那個孩子一進班門,就只聽到一句“今天這個故事就講到這里,咱們明天再講,現在開始準備上課”。如此幾天以后,他發現那個“遲到大王”竟然每天都能早早來了。后來,這名教師碰到孩子的家長,問家長這個孩子為什么不遲到了。家長說,孩子這幾天一早就不睡了,火急火燎地催著我們早點把他送到學校,說是如果遲到了就不知道老師在給其他人講什么故事了。
這個故事很動人,但是如果沒有“遲到大王”,就不會有這么動人的故事吧。
但是無論多么“動人”,誰也不愿碰到令人“頭疼”的學生。然而,遇見令人“頭疼”的學生這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面對無法避免的事,教師去創造一些“動人”的故事,未嘗不是不斷增加自己教育成就感的好事。當我們在回首往事的時候,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