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總書記探尋中華文明|鐫刻在石頭上的史書
摘要:云岡石窟始建于1500多年前,是中外文化、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藝術與石刻藝術相融合的一座文化藝術寶庫,被譽為一部鐫刻在石頭上的史書。策劃:樊華、幸培瑜 統籌:劉佩 編導:郭琳 記者:徐偉、杜瑞、郭琳 攝像:許新園、武俊樂 海報:胡心懿 配音:王帥龍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山西大同西郊,武周山南麓,5萬余尊石窟造像,歷經千余年的歲月風霜,依然風華絕倫,在時光的長河中鐫刻著文明的印記。
云岡石窟始建于1500多年前,是中外文化、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藝術與石刻藝術相融合的一座文化藝術寶庫,被譽為一部鐫刻在石頭上的史書。
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大同云岡石窟考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挖掘云岡石窟蘊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內涵,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文化的傳播,從被看見開始。借助數字化手段,云岡石窟變得可觸摸、可移動、更親近。進洞窟、拓瓦當、聽講座、修壁畫……云岡石窟持續推動文物活化利用,讓更多人在“活”起來的文物中體會文化力量。
穿越千年,歷史與當下共鳴,云岡的微笑被越來越多人看見。歲月沉淀,國之瑰寶綻放時代光華。
策劃:樊華、幸培瑜
統籌:劉佩
編導:郭琳
記者:徐偉、杜瑞、郭琳
攝像:許新園、武俊樂
海報:胡心懿
配音:王帥龍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責任編輯:姚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