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就業“信息壁壘”政府大有可為
摘要: 新華社記者 葉 鋒 黃安琪春節之后,一方面是不少企業再次面對招工難、用工荒,另一方面是大量進城農民工面臨就業難。化解用工難題,打破信息壁壘,需要艱苦細致的工作,更需要創新性的做法。應當看到,近年來
新華社記者 葉 鋒 黃安琪
春節之后,一方面是不少企業再次面對招工難、用工荒,另一方面是大量進城農民工面臨就業難。化解用工難題,打破信息壁壘,需要艱苦細致的工作,更需要創新性的做法。
應當看到,近年來沿海地區勞動力市場的供求矛盾越來越突出,這固然與當地的經濟結構調整、中西部地區就業吸引力增強等因素有關,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地勞動力市場存在明顯的信息不對稱。用人單位四下招人卻招不到人,而一些農民工卻在為找不到工作而犯愁。“有活沒人干”與“有人沒活干”現象的大量存在,鮮明反映出用工信息未能在企業和求職者間有效對接的尷尬。
近年來,雖然各地政府部門為促進農民工就業做了不少工作,但調查也發現,很多求職者對政府公共職介機構的地址、聯系電話等信息一無所知;專為農民工設置的政府職介機構以及相關招聘會,常常由于“知名度不夠”等原因而無法充分發揮作用。此外,有效、可靠的信息不對稱,無效乃至虛假的就業信息便會搶占市場。記者采訪發現,不少就業心切、求助無門的農民工都有求諸“黑中介”而上當受騙的經歷。
在應對“招工難”、“用工荒”的過程中,長三角一些城市已意識到破除這種“信息壁壘”的重要性。比如,上海市、區勞動保障部門將面向農民工的就業信息“打入”人群密集區域,在上海火車站廣場的顯著位置,醒目設置了近
只要有關職能部門“走出辦公大樓”,深入企業、農民工居住區等基層一線,掌握一手的就業市場信息,同時不斷創新方式和方法,提高就業信息傳播的到達率和有效性,就能最大限度地讓勞動力供需雙方充分“對接”,既助農民工兄弟充分就業,也解企業用工燃眉之急。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新華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