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熱腸
摘要: 王太廣“正陽”不僅名字好,正陽人也很好。正陽人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熱情好客。正陽人熱情好客是出了名的。有人說正陽人愛吃,不是他自己吃,而是自己平時舍不得吃,總是把好東西留下來等來客后讓客人
王太廣
“正陽”不僅名字好,正陽人也很好。正陽人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熱情好客。
正陽人熱情好客是出了名的。有人說正陽人愛吃,不是他自己吃,而是自己平時舍不得吃,總是把好東西留下來等來客后讓客人吃。
小時候,我隨大人到正陽縣農村走親戚,在那里不僅能吃上大米,即使不逢年過節(jié),也能吃上魚和臘肉。那時候,流行的一句話是“掏錢難買正陽縣,一半米來一半面”,這是多么讓人羨慕的好地方啊!在正陽縣,不管是誰家,只要來了客人,大人小孩都高高興興,熱情相待,遞煙倒茶,有的打荷包蛋,有的燒紅糖雞蛋茶,不是殺雞、宰鴨、控干飯、烙油饃,就是跑到水塘里、河邊逮幾條魚,或踩著凳子把堂屋二檁子上吊著的臘肉割下來一塊。雖然葷菜不多,但主人為了顯示大方,往往把葷盤和素盤均拼成雙份。這樣以來,本來是兩葷兩素的菜就變成了八個盤了,八仙桌上擺得滿滿的,看起來好豐盛。
男客不管到誰家都是要喝酒的。過去生活困難時期,喝自家釀的米酒,或到供銷社、代銷部打點老白干酒。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公社、大隊都有種子場、種子站,大部分都吊有糧食酒。由于當時的工藝、技術不行,吊出來的酒就像從黃河里舀出來的水一樣渾。就這,經常有客的家庭大多用塑料壺灌上一壺,等客人來了好喝,但時間不長就給喝光了。
正陽人喝酒不光是中午喝、晚上喝,連早晨也喝。這恐怕是其他地方少見的。每年春節(jié)后,親戚們多得走不過來,一般都是從初二開始一直走到正月十五前后,一天走一家才走十來家,姊妹多的就是分開走也走不過來。于是,離得近的就早晨走,離得遠的就上午走。一大早家里就來了客人,哪有不喝酒之理呀,于是,就形成了早晨喝酒的習慣。
正陽人待客都有一個目標,就是要讓客人喝得“豎著進來,橫著出去”。他們認為,如果不把客人喝醉撂倒,就是沒讓客人喝好,自己沒盡到情義。所以,正陽人陪客的人數大都比客人多,陪客者大都是酒量大的。正陽人不光勸酒實在,自己喝也實在。為了顯示自己的誠意,往往是自己先喝、多喝,如果是酒量小的,客人不醉自己就先醉了。沿淮河的鄉(xiāng)村更為典型,等到客人喝得差不多了,就讓自己的老婆、孩子輪番出來敬酒。一人倒?jié)M一碗,“撲通”一聲跪在客人面前,客人不喝就不站起來,像這樣的情況客人怎能會不醉呢!每場酒席下來,客人、主人大部分都得喝醉,有的喝得東倒西歪隨地躺,有的胡說八道不認人。只有達到這樣境地,主人才覺得有面子,臉上才有光彩。
正陽人不僅喝酒厲害,添飯、亂飯也不輕。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在汝南縣張崗鄉(xiāng)任鄉(xiāng)黨委書記時,為了聯(lián)系修建與正陽縣寒凍鎮(zhèn)之間的道路,有一天中午在寒凍鎮(zhèn)機關吃飯,他們招待熱情、勸酒實在,不到兩個小時,十個人就喝了八瓶“孔府宴”酒,其中有三個人已經達到兩眼發(fā)直、舌頭根發(fā)硬、走路兩腿打彎、說話不著邊的標準了。到了吃飯的時候,我還算是較為清醒者,剛吃完一碗大米澆點湯,沒想到時任鎮(zhèn)長的梁漢俊又給我添上一碗米。我很為難,不吃吧,他們不依不饒,就這樣,撐著硬吃。當吃了半碗時,我警覺地發(fā)現時任寒凍鎮(zhèn)的黨委書記劉金書操起大勺要給我澆湯。這時,我迅速舉起飯碗就往屋外跑,劉金書則端著一勺子湯在后面跟著攆。就這樣,一個跑,一個攆,在機關院里周旋,惹得人們一陣快意的笑。
回想起自己在正陽縣工作期間,經常聽到“早晨喝酒,中午亂飯,一攆攆到三里半”的說法。我認為,這不僅是對正陽人熱情好客、古道熱腸的客觀評價,也說明正陽人是多么憨厚、真誠、樸實啊!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