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 匠
摘要: □王太廣前天晚飯后出門散步,見大門口有一老漢在賣瓜,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白沙蜜”。我買了一大袋,老漢很高興,多給了我一個瓜。我不由得想起小時候的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生產隊里很少種瓜。
□王太廣
前天晚飯后出門散步,見大門口有一老漢在賣瓜,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白沙蜜”。我買了一大袋,老漢很高興,多給了我一個瓜。
我不由得想起小時候的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生產隊里很少種瓜。俺村的東頭有十多畝“斜尖地”,夏季種的都是蔬菜。與俺村相鄰的樓房莊,卻每年騰出一片地種西瓜和甜瓜。我們小孩子羨慕不已,夜晚經常去偷瓜。看到孩子們饞巴巴的樣子,隊長決定在宿鴨湖西岸的老莊臺湖坡地種瓜。瓜匠是劉志方。1975年春天,隊長讓我到宿鴨湖老莊臺干活,并吩囑我給劉志方當幫手。我很高興。
瓜園里就我和劉志方,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整天光著脊梁,戴著草帽,拿著瓜鏟,手把手地教我,怎樣給瓜秧松土、壓土,怎樣給瓜花授粉等。我雖然年紀小,但勤快,不管什么臟活、累活,都搶著干,深得劉志方的歡心。他除了教我種瓜技術外,還給我講三國、水滸、楊家將等故事,尤其是他講的《諸葛亮吃瓜留籽》故事給我印象最深刻。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瓜苗一天天地長大。瓜秧很快開出小黃花,授粉后便結成了豌豆粒大的果實,在瓜秧葉子下面橫七豎八地躺著。我們望著這一大片綠油油的瓜田,摸著滾圓的西瓜、甜瓜,想著一個多月的辛勤勞作所帶來的勞動成果,心里很高興。
俺村的瓜園位于駐馬店到新蔡的馬路南側。每天到宿鴨湖西岸割草、拾糞、放牛羊的人很多,過往的人們聞到瓜香,就會流下口水。白天鄰村的、關系熟的人走到這里,劉志方就會遠遠地招呼:“過來,吃個瓜解解渴。”他把人請進瓜園里吃瓜,我對此很不理解。劉志方對我說:“吃不窮偷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
晚上有人愛偷瓜。偷瓜的是沿湖村莊的一些年輕人和孩子。他們每到夜晚悄悄地爬進瓜園,抱起瓜就跑。一般來說,俺倆是一個人在瓜棚里休息,一個人拿著手電筒沿著瓜園中間或兩邊的小路邊走邊照。為了虛張聲勢,也為了給自己壯膽,我愛不時地大聲吆喝:“那是誰呀?想偷瓜嗎?我看見你了,給我站起來!”對于如何應付偷瓜的人,劉志方另有一套辦法。他說:“小孩子們又饞又餓,咋會不偷瓜呢?人得有良心啊!攆人得有辦法,既要攆走人又要傷不到人,才是好瓜匠。偷吃你一個瓜,你把人家攆得腿摔斷了,對不起人啊!”
每隔幾天,隊長就會派社員到瓜園里卸瓜,裝滿一馬車就拉回村里。路上,當人們看到馬車上裝的西瓜和甜瓜時,都很羨慕。馬車只要進村,不論是白天還是黑夜,生產隊會計和保管員都會隨時喊社員們分瓜。全隊共56戶人家,基本上每家每次都能分到幾十斤瓜。
歲月如梭,不知不覺30多年過去了。瓜匠劉志方的話時時響在我的耳旁,“算計不到一世窮”的大白話,如同手中拎的這兜瓜一樣芳香四溢,使我一世受益無窮。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