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倒的品牌
摘要: ——追記倒在電力搶修途中的西平電工潘國富記者 韓祖和 余 音一個黨員,能夠踐行“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入黨誓言,那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一個電工,能夠殉職于迎峰度夏保供電
——追記倒在電力搶修途中的西平電工潘國富
記者 韓祖和 余 音
一個黨員,能夠踐行“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入黨誓言,那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
一個電工,能夠殉職于迎峰度夏保供電的征途中,那是一個感天動地的謝幕。
一個普通的黨員電工,就這樣把自己全部的愛與生命,化作了一曲感天動地的絕唱。
生命的絕唱
進入夏季,用電量驟增,縣城里的線路故障明顯增多。特別是7月初的幾天,氣溫居高不下,線路故障更是頻發。7月6日,氣溫最高達37℃,潘國富像往常一樣,忙到很晚才回到鄉下的家中。由于搶修線路回家晚,潘國富一覺醒來時已是7月7日早晨6時。6時30分,潘國富騎車向10公里遠的單位趕去,要照例在7時前到崗。剛到單位,潘國富就接到了縣城新汽車站的線路故障搶修電話。他與同事立即一起前去搶修,處理完這起線路故障后已是8時47分。這時,他又接到一起報修電話,就馬不停蹄地趕往縣城東關的線路故障地點。
9時許,當搶修車輛駛近故障點時,潘國富突然急促地說了一句:“頭暈,胸悶,我出不來氣。”隨即昏迷過去。同事王亞杰迅速把車座放倒,把潘國富平放在車座上,并掐其人中穴;另一同事胥亞偉馬上開著車向縣醫院疾馳。不到5分鐘,搶修車就把潘國富送到了縣醫院,醫院立即全力搶救。雖經醫院多方努力,潘國富終因“心源性猝死”離開了人世。
匆匆趕來的趙益妮看到丈夫潘國富的遺體時,一下子昏倒在地。兒子不相信父親已經離去,跪在地下,拉著父親的胳膊,嘶啞著大喊:“爸爸!您醒醒吧,我以后不再氣您啦,一定好好學習、好好工作。”
噩耗傳來,同事、鄉親、戰友、小區居民、商戶不相信這是真的。“這樣活生生的一個‘電黃牛’,咋就說 ‘走’就 ‘走’了呢?”
無盡的思念
好人——潘國富。記者來到潘國富家中,看到全村200多戶幾乎全是樓房和平房,而他家仍是上世紀70年代修建的4間舊瓦房。“技術那么好,如果干些私活,也不至于窮到這地步。”村支書徐海彥說,“國富從部隊轉業后1993年到縣電業局上班至今,城里無房,一直在家里住,妻子是農民,父親長年臥病在床,他一個月2000多元的工資僅夠家中日常開支。”但在潘國富家中讓記者感到吃驚的是,他家中除電話外沒有一件現代電器,倒是梯子和鉗子等各種修電工具很齊全,像開修理鋪的。村民稱贊他說:“工具齊全,是為了能隨時義務幫助鄉親們。”
在鄉親們眼里,國富是一名全能義務電工。60多歲的鄰居崔新崗說,本村及附近村莊,無論誰家電路出現故障,無論刮風下雨,喊一聲他從未拒絕過。
在同事眼里,潘國富同樣也是一個熱心腸。誰家的電路有故障,是告知或是無意說,國富總是記在心里,熱心上門幫助檢修。國富贏得了同事們的愛戴,大家親切地稱他為“老潘哥”。
趙益妮尚未從失去丈夫的悲痛中緩過來,多次從夢中哭醒。在她眼里,國富是一個大孝子,年邁多病的父母跟著國富生活,國富極盡孝道,遠近聞名。作為丈夫,國富是一個顧家的實在人,多年舍不得買一件新衣服,穿的多是工作服,時常還抽出時間干地里的農活。趙益妮哭著說,國富“走”了,家中的“天”塌了,但以后自己要堅強,要支撐起這個家。
“電黃牛”——潘國富。潘國富去世后,在西平縣電業局會議室,同事和許多電力服務客戶相聚舉行了一個追思活動。他們許多人泣不成聲:以前感覺不到,現在國富“走”了,才猛然感覺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電黃牛”。
西平縣電業局市場營銷部主任劉彬評價潘國富時只用了八個字“敬業能干、指望得上”。在這方面,國富的徒弟張琦中深有體會。“有一次半夜里,潘老師帶我去搶修故障。”張琦中說,由于現場漆黑一片,潘國富就讓他在下面拿著手電筒,而老師自己卻在一段4米多的墻上爬上爬下,一干就是4個多小時。等老師下來時,張琦中用手電筒一照,發現老師的臉上、手上被磨出了許多血道子。張琦中心疼老師,潘國富卻笑著說:“我又不找對象啦,破點相怕啥!”
潘國富的服務對象——一家超市的經理裴成宇說到國富更是贊不絕口:“國富有個習慣,在給用戶排除故障后總是習慣留下手機號,說不管啥時間聯系,都第一時間趕來。”裴成宇說,“一天深夜,我酒喝多了,趁酒興‘試試’國富的工作態度,誰知不到20分鐘,國富就趕來了。得知是試著玩的,國富嚴肅地批評我說,報假故障是浪費電力維修資源的不良行為。”至此,國富的敬業精神讓裴成宇等眾多客戶真心佩服。
在西平縣電業局保存十幾年來的《故障搶修派工回執表》中,記者查看了數千張潘國富的搶修回執用戶欄里記錄,發現的都是“技術高超”、“迅速”、“責任心強”、“非常滿意”等字樣。電力搶修中心主任韓延平流著淚說:“老潘哥視工作為生命,工作十幾年,不請一次假,從未有客戶提意見,真是不容易。愿老潘哥一路走好。”
黨員——潘國富。同事范建收和國富是老鄉,平時交流得多。范建收清楚地記得潘國富總愛說的一些話:“我是一名黨員,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要多講奉獻少抱怨,不論做啥事,都要對得起老百姓,都要對得起黨員這個稱號。”
去年7月初,西平縣遭遇連續高溫天氣,搶修中心平均每天出勤100多次,當時正趕上潘國富的父親發病住院,需要人手照顧,同事們勸他請兩天假照顧老父親,但潘國富說:“我是一名黨員,在迎峰度夏這個關鍵時刻不能后退,家里的事妻子可以照顧。”整個夏天,潘國富總是早來晚走,急活重活搶著干,出勤最多,加班最多。
還有一次,西平縣木材公司發生電力線路故障,主線全部燒斷,潘國富帶領搶修隊整整搶修了十幾個小時。炎炎烈日下,看著啃著方便面、喝著純凈水、滿頭大汗、穿著汗跡斑斑工作服的潘國富,附近的居民自發地送來了西瓜、香煙、綠茶。群眾的好意被潘國富婉拒了,他向群眾解釋說:“我們有規定,不能拿群眾的東西。”
不倒的品牌
記者在采訪中感受到,在大家眼里,潘國富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一名再普通不過的電工。但是,正是這樣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電工,讓無數人念念不忘。
縣城南街73歲的孤寡老人岳保芝說:“國富這娃子太懂事了,隔三岔五來家一趟,查查線路;線路老化了,他自己買線重新給俺換;燈炮不亮了,他自己掏錢買一個換上。”
“他是一個有著極強責任感的人。”西平縣電業局局長張健掉著淚說,變壓器的隔離刀閘經常燒壞,一套隔離刀閘800多塊錢。潘國富就把一些廢棄的設備進行加工,重新組裝,為單位一年節約6000多元開支。潘國富還經常在工地收集一些廢棄的線頭,有時候大家笑他像拾破爛的。但是就是用賣破爛換來的錢,他為搶修中心購買了香皂、衛生紙等生活用品。他的節儉品質和“隨叫隨到,用戶至上”的工作品質,西平縣電業局都將寫進電力搶修中心工作準則中去。
好人潘國富、“電黃牛”潘國富、黨員潘國富“走”了,但給電力人、給社會留下了不倒的品牌。近日,西平縣電業局、市供電公司和西平縣委、縣政府作出決定,號召電力人和廣大干部向潘國富同志學習。
平民英雄 平凡至偉
本報評論員
潘國富是一個平常人,做的是平凡事,過的是平靜日子。他安于“平凡”,擺正位置;善于平靜,氣定神閑;樂于平常,腳踏實地。但是,他平凡、平常、平靜并不甘平庸、碌碌無為、無所事事。
作為丈夫、兒子、父親,潘國富把家中“頂梁柱”的角色演繹到新高度;作為鄉親們眼中的“公家人”,潘國富樂于助人,鮮活地詮釋了俠肝義膽的內涵。
作為電力人,潘國富十分珍惜崗位榮譽,對平凡的工作高度負責,精益求精,做到極致,典型地體現了電力人的“精、氣、神”,讓人們領略了“電黃牛”的風采。
作為一名黨員,潘國富時刻牢記入黨誓言,從點滴小事做起,全身心地彰顯作為黨員的崇高追求。
潘國富倒在電力搶修途中,履行了“隨時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入黨誓言。平時感覺不到,潘國富“走”后,人們才覺得他的平凡至偉,認為他堪稱平民英雄。
潘國富的一生雖然短暫、平凡,但他身上體現出了作為一名普通公民、普通電力人、普通黨員應有的精神實質。潘國富是省委書記盧展工盛贊的普通、踏實、堅毅、狹義的“四種河南人”的典型代表,是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平靜之中的滿腔熱血、平常之中的極強烈責任感的“三平”精神的忠實踐行者。
國富精神不死!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