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文化 天中姓氏 姓氏起源

河南是姓氏發展時期夏、商兩代的國都所在地

2014-06-27 10:34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wc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夏、商時期,從奴隸制興起到全盛,也是中華姓氏得以發展的時期,而這兩個朝代活動的中心地帶均在今河南境。夏朝從開始到桀滅亡,共傳14世、17王,歷時400多年,其統治中心在

夏、商時期,從奴隸制興起到全盛,也是中華姓氏得以發展的時期,而這兩個朝代活動的中心地帶均在今河南境。夏朝從開始到桀滅亡,共傳14世、17王,歷時400多年,其統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的黃河、洛河流域。夏禹建都之陽城,即今登封告城鎮;后遷陽翟,即今禹州。禹之子啟的都城也在禹州,此后,太康居斟尋(今鞏義西南),相都帝丘(今濮陽),少康都陽翟,杼居原(今濟源西北),后遷老丘(今開封東),胤甲居西河(今安陽東南),孔甲及其子皋均居今偃師,桀都斟尋。除了《史記》所列用國為姓者外,夏朝在河南境內還有不少諸侯國,于夏朝末年被商湯所滅,都演變為姓氏。

商朝自湯至盤庚,曾5次遷都:仲丁由亳遷囂(即隞,今河南鄭州),河亶甲由囂遷相(今河南內黃東南),祖乙遷于邢(即耿,在今河南溫縣東),南庚遷于奄(今山東曲阜),盤庚遷于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此后未再徙都,這說明商朝的統治中心基本上都在河南。商代是一個比較發達的奴隸社會,國家機器日益擴大和加強,特別是盤庚遷殷后,達到了奴隸制的興盛時期,國家機器也空前強大。商代的大奴隸貴族約20多支,有王、諸侯、多生(姓)多子等,總稱為百姓。這說明那時只有奴隸主貴族才有姓氏,而廣大群眾,尤其是奴隸,是沒有姓氏的。后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姓氏來源增多,姓氏也得到了發展。商朝的國家形式,是以王族為主體,聯結著許多旁系、支系的貴族大家族所構成的統治網,到商朝后期,形成了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的宗法制度。商王有直接統治區,還分封一批諸侯于商的周圍;在諸侯的封地之間,以及諸侯封地的外圍,還存在著許多方國部落。這些諸侯國、方國,后來有許多都演變為姓氏。再就是商朝建立了一套比較復雜的官僚機構,設置了許多官員,因而有以官為氏者,如理氏便出自大理(掌刑法的官)一官。此外,還有以祖字為氏和以技藝為氏的。

 

 

責任編輯:wc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东县| 霍山县| 正安县| 南召县| 马山县| 辰溪县| 嘉峪关市| 武冈市| 晋中市| 新余市| 枣阳市| 芒康县| 英超| 新营市| 依安县| 新沂市| 中方县| 辉县市| 阳春市| 沈丘县| 改则县| 信阳市| 灵璧县| 满洲里市| 阿合奇县| 休宁县| 阜城县| 平果县| 青浦区| 乌拉特中旗| 长泰县| 宁夏| 黄冈市| 长丰县| 灵武市| 富锦市| 永州市| 华坪县| 五寨县| 农安县|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