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衣點頭
摘要: 杜平“歐陽修知貢舉日,每遇考試卷,坐后常覺一朱衣人時復點頭,然后其文入格……因語其事于同列,為之三嘆。嘗有句云:‘惟愿朱衣一點頭。’”——明·陳耀
杜平
“歐陽修知貢舉日,每遇考試卷,坐后常覺一朱衣人時復點頭,然后其文入格……因語其事于同列,為之三嘆。嘗有句云:‘惟愿朱衣一點頭。’”
——明·陳耀文《天中記》
成語天中“朱衣點頭”語出明朝陳耀文的《天中記》,釋義為考試高中。
陳耀文,字晦伯,河南確山人,自小過目不忘,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中癸卯科舉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庚戌科進士,授中書舍人,升工部給事中,官至按察司副使,著有《正楊》一書,糾正楊慎《丹鉛錄》一百五十條錯誤。最著名的當數他的《天中記》?!短熘杏洝酚置跺竞n惥帯?,依事物的性質將典籍、歷史、小說、藝術、科技和天文、地理等分門別類,盡書天中。全書二百余萬言,分類目七百九十六個,每一類目下是事物名稱的標題。他引用材料注明出處,對材料的是非真偽亦有考證,為其他類書所不及。清代大學問家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給予了中肯評價。紀昀說:“是編乃類事之書,以所居近天中,故題曰《天中記》。”
朱衣點頭講的是宋代文豪歐陽修的故事。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官至參知政事,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古文運動領袖,積極培養后進。“八大家”中宋之王安石、曾鞏、三蘇父子都可謂其門墻桃李。1057年,歐陽修與端明殿大學士韓子華等一起主持禮部大考??籍?,歐陽修閉門考試院,不辭辛苦、夜以繼日地評閱試卷??粗粗路鹩X得身后有個穿紅衣的人頻頻點頭,表示贊賞。于是,他朱砂筆一揮,便是一篇入選佳作,不由暗暗稱奇。更奇怪的是,他一連批閱的幾份佳作,似乎都覺得背后朱衣人在點頭,而閱平庸之作卻無此感。歐陽修原以為是懂得鑒賞文章的侍吏在點頭??苫仡^一看,室里空無一人。如此反復幾次,他以為是幻覺,便悄悄取來一面銅鏡,置于案頭。一天,當他又發現一篇好文章時,抬眼朝鏡中瞧,果然看到有一個穿紅衣的老人頻頻點頭并大加贊賞,回頭一看身后卻杳無人影。歐陽修把這一奇怪的情景告訴一起閱卷的同僚,大家都贊嘆不已,懷疑有神仙相助。為此,歐陽修曾吟就“惟愿朱衣一點頭”的詩句,表達了為朝廷選拔賢士的美好愿望。果然,拆卷登分時,佳作累累。放榜之日,蘇軾、蘇轍、曾鞏等后起之秀皆名列前茅。連宋仁宗回宮后都抑制不住興奮,向章獻太后報喜:朕為子孫擢拔了王佐將相之才(指蘇軾兄弟等人)。當時一道參與閱卷的大詩人梅堯臣把蘇軾的作文《刑賞忠厚之至論》拿給歐陽修看,歐陽修又驚又喜,以為本科得到了異人。蘇軾殿試中了乙科,寫信答謝主考官。歐陽修讀了信,告訴梅堯臣:“老夫要避這個后生,放他出人頭地。”后來,蘇軾的詩文一寫成,就會為人傳誦,每次傳到歐陽修處,他總要興奮一整天。有一天,他與兒子歐陽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