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詐騙亂象叢生背后:誰為信用卡安全護航?
摘要: 輕易克隆的信用卡、大肆售賣的持卡人信息、花樣繁多的金融詐騙,亂象叢生的背后,究竟誰來為信用卡的安全護航? 2014年,中國信用卡消費額達12.32萬億元人民幣,比上
輕易克隆的信用卡、大肆售賣的持卡人信息、花樣繁多的金融詐騙,亂象叢生的背后,究竟誰來為信用卡的安全護航?
2014年,中國信用卡消費額達12.32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6.24%,中國信用卡產業正邁入發展的“黃金時代”。按道理,在產業快速發展的背后,銀行應有嚴密的技術手段和嚴格的保密機制來保障客戶的資金和信息安全,然而詭異的是,銀行信用卡的盜刷現象一直屢禁不絕,客戶的數據信息也在網上被大肆販賣。
面對受害的苦主,與其靠公安機關與不法分子斗智斗勇,還不如從源頭嚴防死守。銀行作為發卡方,要加強客戶的身份管理,提供安全等級更高的支付產品,比如磁條卡天生有“缺陷”易被克隆,那芯片卡的推行是否要加快步伐?持卡人擔心手續費,擔心不能保號,面對這些換芯擔憂,銀行如果因為擔心成本,一味推諉、不作為,那么持卡人就只能自咽苦果了。
銀行客戶信息泄露,犯罪分子能準確報出持卡人的姓名、地址、手機號,面對如此亂象,銀行內部的信息管理是否存在漏洞,是否有內鬼在共享本應保密的客戶信息?銀行內部管控才是源頭。
當然,面對這些亂象銀行責無旁貸。不過,商家與持卡人也要提升安全意識,商家在接受客戶刷卡消費時,多看一眼信用卡的背簽,少一些敷衍與馬虎;持卡人在信用卡使用中也要多一些警覺,妥善保管自己的信息,面對金融詐騙敢于維權,多方協力保障卡的安全。(張靖)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