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文化 歷史 人物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記革命烈士李渭濱

2015-04-03 08:41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wc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汝南縣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在整理李渭濱墓碑上的花環。 李渭濱妻子的墓碑。□晚報記者 張麗麗 高琳琳 文/圖3月25日上午9時40分許,記者根據《駐馬店黨史》的記載,來到汝

luf150422.jpg 

汝南縣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在整理李渭濱墓碑上的花環。

luf150423.jpg 

李渭濱妻子的墓碑。

□晚報記者  張麗麗   高琳琳   /

325日上午940分許,記者根據《駐馬店黨史》的記載,來到汝南縣黨史研究室,想從那里打聽烈士李渭濱后人的消息。

“李渭濱是我們汝南縣的名人,上年紀的人都知道他的英勇事跡,有關他后人的消息卻沒有人知道。”黨史研究室主任陳秉輝告訴記者,他們編撰《汝南縣黨史》時,曾到李渭濱的出生地汝南縣城關尋找過他的后人,但沒有結果。

今年1月,記者就到汝南縣城尋找過李渭濱的后人。有人說李渭濱沒有后代,也有人說李渭濱的后代去了信陽,具體在哪里他們不清楚。抱著一絲希望,記者與《信陽晚報》的負責人取得聯系,想通過媒體找到李渭濱的后人。

19日,《信陽晚報》以《李渭濱烈士的后人  你們在哪兒?》為題,報道了尋找李渭濱后人一事。然而,尋人的消息刊發后,并沒有得到有用的線索,尋找李渭濱后人的事情便擱置下來。

“您再好好想想,咱們搜集李渭濱烈士的事跡時,有沒有打聽到他后代的情況啊?”記者問陳秉輝。

“我們沒有搜集到這方面的材料,但是聽說李渭濱曾經在汝南中學讀書,好像是現在的汝南二高吧。具體情況我們不太清楚。”陳秉輝回答。他告訴記者,如果李渭濱有后人的話,可能會享受政府發放的撫恤金,縣民政部門對此應該有詳細記錄。

尋找烈士后人受阻

隨后,記者來到汝南縣民政局優撫股。提起李渭濱,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員放下手頭的工作,稱知道這個烈士,但是沒有給其后人發放撫恤金,因為他好像沒有后人在縣城居住。

“以前也沒有發放過嗎?再幫我們查一下另外一位烈士。”記者說。在查看了相關資料后,工作人員稱也沒有這位烈士的信息。

“你們可以到辦公室找一下各鄉鎮民政所所長的電話。對于這些英烈,他們應該比較熟悉。”在該工作人員的建議下,記者來到縣民政局辦公室,并向屋內兩名工作人員說明了來意。

“你們有縣委宣傳部的介紹信嗎?沒有介紹信我們不能提供信息。”一名主任模樣的中年男子說。記者隨后聯系了本報副總編輯胡智慧,希望他向縣委宣傳部說明情況,方便記者采訪。

在聯系縣委宣傳部的空檔,記者接到胡智慧的電話。胡智慧希望辦公室負責人接一下他的電話,他把記者此次采訪的原因向對方說明,以免對方誤會。

“沒有宣傳部的通知我們不接受采訪,誰的電話我也不接。”該中年男子說。

采訪被拒后,記者只好尋找其他途徑尋找烈士的相關信息。記者在縣民政局一名工作人員那里得知,李渭濱在縣烈士陵園有個墓碑,好像是他親戚立的。“這可是個好消息,說不定我們在那里能找到他的后人呢。”記者心想。興奮之余,記者立即趕往烈士陵園。

有志氣的進步青年

根據熱心群眾的指點,記者順利地找到了汝南縣華南公墓(汝南縣烈士陵園)。由于此時臨近清明節,華南公墓祭奠的人很多。

“你們要找李渭濱的墓碑啊,順著這條路往里走,紀念碑后面就是他的墓碑,很容易找到。”聽說記者要尋找李渭濱的墓碑,公墓管理人員非常熱情,趕忙帶著記者往里走。在路上,管理人員不停地向記者介紹,李渭濱是汝南縣的大英雄,這樣的人媒體就應該好好宣傳。

在管理人員的講述中,記者仿佛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回到了英雄生活、戰斗過的地方。

李渭濱原名李路平,化名張仲彥,1902年農歷三月初一出生于汝南縣城關一戶清貧的書香門第。李渭濱的童年生活充滿了辛酸,父親李幕含是晚清秀才,不幸早年病逝,母親長年多病,生活拮據。李渭濱自小受家庭的影響,讀書十分刻苦,加上天資聰穎,幾年內除學完學校課程外還博覽不少家藏的經、史、子、集。

1917年,李渭濱考入汝南中學。進入新的學習環境,隨著視野的開闊,他不僅勤奮讀書,而且關心國家大事。后經五四運動的洗禮,李渭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為一名有救國救民遠大理想的有志青年。

中學畢業后,李渭濱同時報考了三所大學,均被錄取。他十分崇拜、向往蘇聯的革命運動,迫切希望能近一步了解蘇俄革命,從中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因此,接到錄取通知書后,他毅然選擇了北京世界語專門學校。在學校里,每每看到一些進步刊物,李渭濱總是如獲至寶,如饑似渴。他常常外出宣傳革命思想,引導進步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李渭濱性格忠厚豪爽,待人和氣,知識淵博,當時贏得了青年學生的信服和尊敬。”在李渭濱烈士的史志記載中,許多人給了他很高的評價,而且稱他為革新派代表人物。大學畢業后,風華正茂的李渭濱不僅懂得三國語言,并且能歌善寫,被黨組織派到黃埔軍校工作,并于1927年回到汝南縣繼續革命。

英雄血灑洪汝濱

李渭濱回到家鄉的當年,中共汝南縣委成立,李渭濱任中共汝南城關區支部書記,積極組織廣大農民開展打擊惡霸、分糧和抗捐抗稅等多種形式的斗爭。第二年,因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叛變,汝南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李渭濱也被捕了。頂住反動當局的嚴刑拷打,在入獄的第二年,李渭濱被黨組織多方營救獲釋出獄。

1929年秋,李渭濱受信陽中心縣委派遣,化名張仲彥,到豫東南一帶協助和指導新蔡、潢川、息縣等地的工作。當時,正是大革命失敗后的低潮時期,新蔡、潢川、息縣處于邊緣地帶,黨組織在農村的力量十分薄弱。李渭濱根據黨的要求,秘密發展黨員,先后建立了陳寨、傅寨、大陳莊、譚趙莊等11個黨支部。

李渭濱1930年被任命為鄂、豫、皖特委常新蔡特派員,他選擇了新蔡縣城西的小李莊作為活動中心點,為發展農村黨的組織,他經常深入群眾,宣傳革命道理,并且自編教材對黨員進行教育。由于小李莊群眾基礎好,中共新蔡縣委從縣城遷到了小李莊。

“當時小李莊成為黨在豫東南地區活動的中心點,群眾稱之為紅色小李莊。”陳秉輝告訴記者,當年為了應對特大災荒,李渭濱帶領黨員開展了均糧斗爭,把斗爭矛頭直接指向存糧較多的地主豪紳。

19337月,新蔡反動統治勢力配合豫、鄂、皖三省邊區“剿匪”總司令劉鎮華對豫、鄂、皖革命根據地發動的第五次軍事“圍剿”,再次向新(蔡)正(陽)汝(南)游擊革命區發支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小李莊成為敵軍密切注意的重要目標。

74日,李渭濱在小李莊主持召開縣委會議,而叛徒張新齋帶領200多名國民黨地方武裝偷偷包圍了小李莊,并將李渭濱等7位省、縣、區領導同志抓捕。狡猾的敵人當夜就進行了秘密審訊,在敵人種種酷刑的摧殘下,李渭濱等人堅貞不屈。

77日上午,李渭濱被殺害,享年31歲。

烈士墓碑保存完好

“李渭濱烈士從入黨到犧牲,整整奮斗了10年。他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斗志以及無畏的獻身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后人,他的英名和功績也將永垂革命史冊,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烈士陵園管理人員說起英雄先烈的事跡猶如訴說家常,對于陵園里烈士的故事,他們已經耳熟于心了。

記者來到烈士紀念碑前,發現幾名管理人員有的在打掃衛生,有的在整理墓碑上面的花環。“這個就是李渭濱的墓碑。你們看,保存的非常好,經常有人前來祭奠。”管理員黨新愛指著紀念碑左后方的一個墓碑說。

來到李渭濱的墓碑前,記者發現他的墓碑被打掃得非常干凈,周圍的花環也是新換上去的。他的墓碑上寫著“革命烈士李渭濱之墓”的字樣,左下角落款為“汝南縣人民政府,19978月重修”。

“記得我上學的時候,學校里經常組織演講比賽,我曾經就演講過李渭濱烈士的英勇事跡。”烈士陵園會計閆洪濤告訴記者,這里還有十多名烈士的墓碑。

記者詢問這里是否有李渭濱烈士的親人為烈士立的墓碑時,工作人員指著紀念碑右下方說,那里有一塊碑應該是烈士后人立的,他有很多后人,但是好像都搬到武漢居住了。至于對方的具體情況,工作人員表示不太清楚,因為對方有十多年沒有來過了。

烈士后人立碑紀念

記者順著工作人員的指引來到一個墓碑前,墓碑上寫著史心榮的名字。墓碑前分別立了兩個小一點兒的墓碑,立碑的是老人的兒子和女兒。老人的兒子名叫李群緒(已故),女兒叫李龍緒。

這時,同行的記者蘇莉發現老人墓碑背面有一段長長的文字。

在墓碑背面,記者看到了這樣一段記載:革命老人史心榮,河南省汝南縣人,在其父親的影響下學習文化,1931年隨夫李渭濱在豫、鄂、皖地區從事革命工作(在機關),為黨保管、傳遞文件。1933年因時局緊張,有孕在身的她不得不暫時回家,哪知這次與丈夫的分離竟成了永別。

在以后的漫漫長夜里,她帶著兒女苦苦等待了17年,直到全國解放的那一天才知道丈夫早已為國捐軀。正如唐人陳陶《隴西行》所言: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

記者在碑文中了解到,解放后,史心榮送子參軍。在文革期間她奮不顧身地保護革命干部,對黨始終懷著赤子般的心。

在碑文中得知,史心榮老人就是革命烈士李渭濱的妻子,而且也是一位從事革命工作、為革命事業奉獻一生的老人。

通過碑文記者了解到,烈士李渭濱有一兒一女,目前烈士已經有了四代人。雖然不能聯系到遠在武漢的烈士后人,但我們知道,在這種革命家庭的熏陶下,在史心榮老人的教育下,他們一定會秉承先烈的遺志,繼承先烈優秀的革命傳統,用自己的方式在各個行業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

 

責任編輯:wc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乐市| 武邑县| 佛坪县| 贵阳市| 应城市| 昌都县| 峨眉山市| 淮滨县| 义马市| 来安县| 内江市| 丹东市| 宿迁市| 尚义县| 定远县| 临颍县| 襄城县| 望城县| 呈贡县| 呼伦贝尔市| 宁强县| 梅州市| 津市市| 鹤岗市| 义乌市| 尼勒克县| 皮山县| 偃师市| 双桥区| 常德市| 通化县| 合阳县| 桓台县| 成安县| 仙桃市| 安吉县| 清涧县| 杨浦区| 剑河县| 乡宁县| 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