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枝:雙槍英勇抗日寇巾幗亦不讓須眉
摘要:雙槍英勇抗日寇 巾幗亦不讓須眉——記革命戰士楊秀枝□晚報記者 高琳琳 文/圖 楊秀枝和她的紀念章。所謂巾幗英雄,即以女兒柔弱之身肩負起家國重任的女子。國
雙槍英勇抗日寇 巾幗亦不讓須眉
——記革命戰士楊秀枝
□晚報記者 高琳琳 文/圖
楊秀枝和她的紀念章。
所謂巾幗英雄,即以女兒柔弱之身肩負起家國重任的女子。國家有難,匹夫有責,而巾幗亦不讓須眉。在抗戰期間,在中華民族處于危難之時,我市涌現出一批批“誰說女子不如男”的巾幗英雄。
今年已經93歲的楊秀枝,目前在確山縣竹溝鎮關溝村姚溝的二女兒家安度晚年。楊秀枝雖然身材瘦小,但很精神。老人是一位久經沙場的革命戰士,而且是遠近聞名的“雙槍老太婆”。昨日,記者來到老人家,聽其家人講述老人當年在殘酷斗爭中度過的青春歲月。
姚新社在擦拭父親的照片。
為避亂世走上革命道路
1922年,楊秀枝出生在確山縣石滾河鄉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我娘是個苦命人。姥姥去世得早,姥爺沒等她成家也走了。”在采訪中,楊秀枝的二女兒姚新社說起母親的身世嘆了一口氣。她說,母親從小吃了很多苦。由于沒人照顧,母親練就了堅強的性格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這也是她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之一。
楊秀枝15歲時父親去世,唯一的姑姑把她接回了家。
1940年5月,4萬日軍從信陽出發,侵犯桐柏、正陽、確山、泌陽一帶,中日軍隊展開激戰,日軍受挫。隨后,日寇發動豫南戰役,攻打正陽、汝南、遂平、西平、確山、泌陽,到處燒殺奸淫、掠奪財物,罪行累累。
擔心楊秀枝被日軍發現搶走,楊秀枝的姑姑把她藏在床底下,但又擔心不保險,姑姑就勸她離開家,能走多遠走多遠,遠離受侵略的家鄉。
臉上抹了草灰,穿了件破衣服,18歲的楊秀枝離開家鄉。一路上看到民不聊生,鄉鄰都在受日寇的欺凌,楊秀枝下定決心,要參加革命。在路上,她遇到一些游擊隊員。
在對方的帶領下,她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部隊和丈夫相識
1944年,楊秀枝參了軍,被分配到新四軍第五師。因為有一手好槍法,楊秀枝在部隊十分“搶手”。戰友們紛紛向她討教,聽她講殺敵的英勇故事。
后來,據楊秀枝的戰友回憶,楊秀枝在一次與敵人的戰斗中利用自己的優勢,打死敵軍幾名機槍手,為部隊突圍贏得了先機,受到部隊領導的表彰。
在戰場上,楊秀枝遇到了姚運明(小名姚磨,曾是新四軍八團一營九連連長馬長寅的參謀長)。姚運明曾在湖北大別山阻擊日軍時受傷,他的腳面被子彈打穿,三個腳趾被打飛,鼻梁被日軍的刺刀刺破,留下了終身的烙印。
楊秀枝很佩服姚運明的英雄氣概,姚運明被楊秀枝巾幗不讓須眉的勇氣打動,二人相識相戀后在部隊結了婚。
后來,新四軍北上,因為當時丈夫身體不好,在部隊領導的建議下,楊秀枝主動留下來和丈夫一起牽制敵軍。
“女同志細心,容易偽裝,偵察敵情的時候容易讓敵人放松警惕,但是在行動的時候,我們和男同志一樣勇敢果斷。”楊秀枝說,她和其他女同志組織村民唱歌、扭秧歌,進行抗戰救國宣傳,鼓勵全民齊抗戰。
夫妻同心為革命
楊秀枝的丈夫姚運明比她年長幾歲,也是個苦命的孩子。姚運明4個月時父親過世,5歲時唯一的姐姐死了,他一直跟著母親生活。生活的貧苦和環境的影響讓姚運明早早就有了報國之心。1935年,17歲的姚運明到竹溝參軍,一直在李先念的部隊,當過警務員,后任馬長寅的參謀長。1936年,他隨馬長寅的紅軍游擊隊參加了平氏奪槍戰斗。
同年2月,豫南桐柏山區紅軍游擊隊成立不久,就進行了一次遠離根據地的戰斗。但是,紅軍游擊隊在行動中遭到遂平縣保安隊的偷襲,副隊長王國平等人英勇犧牲,四名游擊隊員被捕。
由于游擊隊受到重創,姚運明和游擊隊員平原海、牛德勝等人在確山界獅子口和經官譯、王店、柳河、羊進沖等翻山過來的馬長富、馬長興、靳九聚及王國華等人會合。
隨后,眾人來到一個叫張莊的小村里。在這里,鄂豫邊區省委領導決定召開會議,調整軍事工作思路,把游擊隊拉回銅山溝休整。會上,鄂豫邊區省委書記張星江提議,為鼓舞士氣,借桐柏平氏農歷三月初三廟會奪槍。
3月27日,按照事前計劃,姚運明和張星江率領30多名游擊隊員,到平氏孤峰山廟會奪槍。王國華以得子還愿為借口,扮成香客,帶領30多人從張樓出發,第二天和部分游擊隊員到達行動地點會合,然后進行埋伏。
“那一次,我們的收獲不小,大大地鼓舞了士氣。”姚運明生前常常跟孩子們講這些讓他終身難忘的故事。他曾說,在那次奪槍戰斗中,游擊隊員和革命群眾共奪得長槍8支、短槍5支。
“雙槍老太婆”的傳奇
楊秀枝和丈夫留在當地繼續革命,由于敵軍眾多,楊秀枝和戰士們準備向東部一帶轉移。但是,由于連日下暴雨,附近道路被洪水淹沒,戰士們無法前進,只好改變計劃,到附近的村莊待命。
楊秀枝等人來到碾盤溝村。這是一個貧窮的小村莊,村里只有幾十戶村民。因為村子小,戰士們除了住在村口的小祠堂外,還有一部分住到老鄉家里。楊秀枝和丈夫擠在老鄉的一間廚房里。
部隊的行動被敵軍發現后,敵軍立刻趕到碾盤溝村,試圖將部隊殲滅。天還沒亮,村里有個老鄉外出,半路發現了敵軍,急忙趕回報告哨兵,哨兵當即鳴槍警報。這時,敵軍已開始占領村口高地,并逐步逼近村莊,情況十分危急。
部隊當即作出突圍決定。當時,楊秀枝被槍聲驚醒,急忙背起受傷的丈夫,拿著槍沖了出去。這時,外面槍聲大作,部隊正在組織突圍。由于背著丈夫,楊秀枝行動受到了限制,落在了戰友后面。
后來,敵人發現了她的身影,十幾個人上前圍追堵截。楊秀枝用捆褲腿的繃帶把丈夫和自己系在一起,然后雙手開槍和敵人周旋,最終帶著丈夫沖破敵軍重圍,和部隊會合。得知她的英勇經歷,大家都很驚訝她背著丈夫還可以從敵人的圍堵中逃出來,稱贊她是雙槍女戰士,簡直可以與“雙槍老太婆”媲美。
復員回家一心為民
如今,楊秀枝老人四世同堂,盡享天倫之樂。經歷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生活,老人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后人,一定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解放后,楊秀枝為了支援家鄉建設,和丈夫回到家鄉。
“我父親生前是村里的隊長,也就是現在的村支書,母親當了好多年的婦聯主任。”姚新社說,她是1951年出生的,因為出生在新中國,新社會,父母就給她起名叫姚新社。
說起楊秀枝夫婦,姚溝村的村民沒有不認識的,大家都說這兩位老人不僅正直善良,而且一心為民,幾十年來為村民辦了許多實事、好事。
姚運明1990年去世后,當地政府在竹溝烈士陵園為他立了一塊墓碑,上面寫有老人的英雄事跡。
楊秀枝一直跟著二女兒生活,雖然身體不太好,但老人一直堅持勞作。
“孩子們孝順,我有福。”楊秀枝說,她為國家做的貢獻是有限的,但是國家和政府一直對她很好。她希望后輩子孫不忘先烈遺志,多為社會做貢獻。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