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名窯之一 建窯精美執壺賞析
摘要:原標題:宋代名窯之一 建窯精美執壺賞析 建窯,亦稱 “烏泥窯”。其窯址建在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的蘆花坪一帶,因宋時屬建州建安縣,故名建窯,歷史上也有人稱
建窯,亦稱 “烏泥窯”。其窯址建在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的蘆花坪一帶,因宋時屬建州建安縣,故名建窯,歷史上也有人稱建安窯。建窯屬于建州文化中的一部分,該窯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主要是燒制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其中以黑釉瓷聞名于世。
近日,杭州國尊有幸征集到一尊精美的建窯執壺,此執壺高26cm,呈撇口,短頸,鼓腹;圓底無圈足,造型沉穩,且腹上有八道瓜棱,并在中央鑲嵌了一片脈絡俱全的金黃色葉子,其顏色猶如上等的琥珀,十分靈動。不僅如此,其形狀有著無與倫比的精細美,像壺嘴的設計,對于線的運用非常流暢,在造型上是一條向上斜挑起來的弧線,其壺身另一面的把手同樣設計精巧,像一條彩結一樣,滑膩而婉轉地附在壺身上。
據國尊了解,這種執壺最初的造型是由青銅器演變而來,南北朝早期的青瓷當中,已經完成了這種執壺的造型。其后在唐宋兩代是金銀器中的一種酒具,這從唐宋繪畫上是很容易看到的。直到現在,還有宋代的執壺流傳下來。而對于建窯,據考古證明,在晚唐五代時期,建窯僅是一個生產青釉器和醬釉器的普通窯場,后改燒釉面無斑紋的黑釉茶盞,為建盞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從青釉→醬釉→普通黑釉→建盞釉,這個過程是漸進的,其顯著的特點是,坯與釉的氧化鐵含量越來越高,釉層越來越厚,使燒制工藝難度加大,生產成本提高。值得可惜的是,風靡宋代的建窯,在元末以后就停燒或廢燒了,更是一度失傳。但是,建盞至今仍備受青睞,失傳數百年的古老建盞的復興也為當地所孜孜以求。
據悉,建窯在瓷釉上的紋理表現是道家思想在瓷器上的一種反應。北宋徽宗曾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能夠得到皇帝的評價,可見建窯瓷在當時受到皇室的重視程度。建窯主要燒制的品類有盞、碗、盤、碟為主,兼燒盒、罐、壺、燈、爐、缽、梅瓶、冥器等,然它卻因黑釉瓷聞名于世。它的黑釉瓷主要特征是胎含鐵量高,一向有“鐵胎”之稱,胎體厚重,呈黑灰色或紫黑色,正如國尊征集的執壺那樣。
在2015年第31屆北京國際禮品、贈品及家庭用品展覽會上,建窯建盞極品“金油滴”在開展不到2個小時就被一位收藏家以96萬元的高價收入囊中。從各大拍賣會顯示的行情來看,其他品種官窯瓷器動輒都要上千萬元,而建窯瓷器一般在幾百萬左右,頗具升值空間。此外,建窯因為一度失傳,市場上贗品較少,所以國尊征集的此建窯執壺十分具有收藏、投資價值!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文物網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