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大戰首場結果出爐 世界冠軍李世石認輸
摘要: 3月9日,韓國九段棋手李世石(右)與“阿爾法圍棋”對弈。3月9日,人工智能“阿爾法圍棋”(AlphaGo)與李世石的人機大戰五番棋首局在首爾四季酒店戰
有備而來
比賽于韓國當地時間13時(北京時間12時)打響,但在不到10時的時候,賽場四季酒店就擠滿了記者。開賽前2小時,觀戰室向記者們開放,去得晚一點,就沒有了靠前的座位。
隨著開賽時間的臨近,氣氛也變得緊張起來。谷歌給記者們準備了兩個觀戰室,分別提供英文解說和韓語解說。賽場和觀戰室分隔開來,只有內部工作人員才能進入。開賽前20分鐘,李世石在妻子和女兒的陪伴下來到賽場。
13時,比賽正式開始。谷歌首席程序員黃士杰(Aja Huang)代替電腦在棋盤上落子。圍棋猜先的禮儀是,圍棋界地位高或者年齡長者抓子。面對不到“2歲”的“阿爾法圍棋”,33歲的李世石作為世界冠軍顯然是上手。
一般來說,現在的職業圍棋高手喜歡下白棋,但李世石有些出人意料地第一盤選擇了執黑先行。很快李世石給出了理由,黑棋布局走出了一個新型,“阿爾法圍棋”的應對不佳,有些虧損。李世石顯然研究了電腦圍棋的理論,得出了電腦在布局階段不太擅長應對新型的推論,棋局的進行證明了這一點,李世石有備而來。
不過圍棋決定勝負的往往是中盤階段。“阿爾法圍棋”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形勢不佳,之后的下法選擇得非常強硬,雙方早早就展開了接觸戰。電腦的下法令觀戰的職業棋手目瞪口呆,幾乎招招都是最佳應對。好在戰斗也是李世石的強項,雙方就像武林高手,猛對幾掌,然后各自退了好幾步。
投子認輸
第一個戰役結束之后,電腦的選擇令人費解。正常高手,對掌之后,總要運氣暫緩一下,然后再打,電腦的下法則是直接又撲上來。過剛易折,這處的戰役,李世石抓住機會,圍住一塊大空。人類代表心里有底了,電腦雖然在局部戰斗表現出色,但在大局上似乎不如人類高瞻遠矚。
不過作為人類最大弱點是會受情緒波動的影響,取得優勢后,李世石的心態似乎發生了變化,右下角黑棋下得患得患失,電腦的白棋左右逢源,角部做活,大龍也及時補棋,黑棋一無所得,此前的優勢消失殆盡。各路講解的職業棋手判斷也出現了分歧,不過隨著棋局進入官子階段,大家發現李世石其實敗局已定。
最終李世石投子認輸,表情看上去不是很痛苦,不知是不是找到了電腦的弱點。
谷歌提供了100萬美元作為獎金,如果李世石取勝,就拿走獎金,如果“阿爾法圍棋”取勝,谷歌將把這筆錢捐贈給慈善機構。此外李世石還有15萬美元的出場費和每場2萬美元的贏棋獎金。
根據日程安排,余下的4局將于3月10日、11日、13日和15日舉行。即使一方率先取得3勝,也要下滿5盤。
人機大戰規則
●比賽賽程
此次對戰分為5局,分別是:3月9日、10日、12日、13日、15日。
●比賽規則
將采用中國規則。比賽用時為每方2小時,1分鐘讀秒3次。
●比賽流程
來自首爾的一名業余圍棋六段棋手將扮演“阿爾法圍棋”的“眼”和“手”,一邊看屏幕一邊代替“阿爾法圍棋”下棋。
●比賽獎勵
獲勝的一方將獲得100萬美元獎勵。若AlphaGo獲勝,獎金將捐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STEM教育以及圍棋相關公益團體。
●比賽直播
視頻網站YouTube將全程直播并同時提供韓語和英語講解。
【解讀】
“阿爾法圍棋”究竟什么樣
姓名
AlphaGo由兩部分組成,Alpha對應希臘語的首字母,也就是常說的“阿爾法”,Go是日語中對圍棋的稱呼。因此,許多人稱之為“阿爾法圍棋”,還有人根據發音親昵地叫它“阿爾法狗”或“阿狗”。
籍貫
它出生在英國。2010年,德米什·哈薩比斯等人在倫敦創建了“深度思維”公司,該公司開發出了“阿爾法圍棋”軟件。2014年,美國谷歌公司收購了“深度思維”,因此它現在也許可以算是美國國籍。
職業
哈薩比斯等人今年1月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發文說,在英國圍棋協會見證下,“阿爾法圍棋”以5比0戰勝歐洲圍棋冠軍、中國前職業棋手樊麾,成為第一個擊敗人類職業棋手的電腦程序。
相貌
“阿爾法圍棋”究竟長什么樣?很可惜,“深度思維”公司的官方網站說,該軟件的代碼并不開放下載。要想了解它,目前主要就靠《自然》上的那篇論文,不過普通人難以看懂。
內行總是能看出些門道。美國臉書公司“黑暗森林”圍棋軟件的開發者田淵棟在網上發表分析文章說:“‘阿爾法圍棋’主要由幾個部分組成:一是走棋網絡,給定當前局面,預測下一步如何行棋;二是快速走子,目標和前一個一樣,但在適當犧牲走棋質量的條件下,速度要比前者快1000倍;三是估值網絡,給定當前局面,估計是白勝還是黑勝;四是蒙特卡羅樹搜索,把以上這3個部分連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
特點
聽起來還是太專業?那我們盡量用外行能懂的說法吧。許多專家認為“阿爾法圍棋”最大的特點是,它會自己學習!在戰勝樊麾之前,“阿爾法圍棋”已進行了超過3000萬局的自我訓練,不斷提升自身棋力。
“阿爾法圍棋”和樊麾之間的比賽發生在去年10月,只是由于論文發表的保密流程等才在今年宣布。雖然許多圍棋高手研究比賽棋譜后認為,“阿爾法圍棋”那時的棋力還無法與李世石相提并論,但幾個月過去了,它可能又在針對性訓練中大有進步。這也是現在許多人押注它會取勝的原因。
【鏈接】
那些年,那些人機大戰
從第一臺計算機問世以來,人們就夢想造出一種可以完美模擬甚至超越人腦的計算機系統。過去20年中,有些人機大戰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絕佳注腳。
深藍——運算的“硬漢”
1997年,美國IBM公司的“深藍”超級計算機以2勝1負3平戰勝了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深藍”的運算能力當時在全球超級計算機中居第259位,每秒可運算2億步。
浪潮天梭——以一敵五的“鐵人”
2006年,“浪潮杯”首屆中國象棋人機大戰中,5位中國象棋特級大師最終敗在超級計算機“浪潮天梭”“手下”。
“浪潮天梭”在比賽中,同時迎戰柳大華、張強、汪洋、徐天紅、樸風波5位大師。在2局制的博弈中,“浪潮天梭”以平均每步棋27秒的速度,每步66萬億次的棋位分析與檢索能力,最終以11比9的總比分險勝。
沃森—— 察言觀色的全才“學霸”
2011年,“沃森”在美國老牌智力問答節目《危險邊緣》中挑戰兩位人類冠軍。
“沃森”存儲了2億頁的數據,包括各種百科全書、詞典、新聞,甚至維基百科的全部內容。“沃森”可以在3秒內檢索數百萬條信息并以人類語言輸出答案,還能分析題目線索中的微妙含義、諷刺口吻及謎語等。“沃森”最終輕松戰勝兩位人類冠軍,展示出的自然語言理解能力一直是人工智能界的重點課題。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