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被叫停 網貸平臺接棒“入侵”校園
摘要: 江西日報記者 劉 斐 2009年,銀監會一紙禁令叫停大學生信用卡,經過一段時間沉寂,大學校園如今又成了網絡信貸平臺爭相追逐的“跑馬場”。“分期樂&
江西日報記者 劉 斐
2009年,銀監會一紙禁令叫停大學生信用卡,經過一段時間沉寂,大學校園如今又成了網絡信貸平臺爭相追逐的“跑馬場”。“分期樂”“樂花花”……校園網貸平臺以利息低、提款快吸引著在校大學生這個群體。與信用卡不同,在校園網貸平臺上,學生動動手指,不僅可以輕松借款,還能直接分期購買蘋果手機等商品。
大學生無力償還網絡借款
不久前,有媒體報道河南一名在校大學生因無力償還高達60萬元的網絡貸款,因而跳樓自殺的極端案例,一時間,野蠻生長的校園網貸被推到風口浪尖。
“發傳單、做家教,之前自己一個月可以賺2000多元,而如今卻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負翁’。”
郁翔透露,一直有在校創業的想法,苦于沒有資金,他不得不通過打工攢錢。“第一次從一家平臺上申請5000元貸款,和同學合作賣燒烤。因保管不當,買來的原材料全都變質。”郁翔說,創業缺乏經驗,經歷失敗之后,發現自己積蓄也花光了,數個網貸平臺的貸款累積至3萬多元無力償還,郁翔無奈只得逾期。
郁翔表示,網貸平臺的催款電話讓自己幾近崩潰。除了父母、女朋友、班主任外,自己不愿意接聽任何陌生人的電話。
校園網貸接棒“跑馬圈地”
大學生信貸市場一直以來備受關注,自從2002年招商銀行發出第一張大學生信用卡,國內各大銀行陸續跟進。由于大學生沒有固定收入,對超前消費風險認識不足,大學生信用卡的逾期還款率不斷上升。2009年7月,銀監會下發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向未滿18周歲的學生發信用卡,各大銀行隨后陸續停止了大學生信用卡的審批。
信用卡被“叫停”,校園信貸市場并未因此沉寂太久。近年來,校園網貸借互聯網之風迅速“吹進”大學校園。
“最早知道針對學生貸款,還是讀大一時,不過當時沒太當回事,自己也沒有這方面需求。”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大二學生小李告訴記者,到大二要花錢的地方就多了,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對于大學生來說很昂貴,又不愿意向父母“伸手”,于是就想通過網絡平臺借款消費。
“你想想,只要坐在宿舍里,點點鼠標、動動手指,填一些信息,將學生證綁定銀行卡,就可以坐等放款。如此便捷的借款渠道讓身邊很多同學選擇下載校園網貸APP借款,有些畢業生還通過這些平臺借款創業。”小李說,自己兩個舍友就在“樂花花”APP上先后貸款買了蘋果6S和一款高端耳機。
警惕網貸潛在風險
2015年,中國人民大學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調查了全國252所高校的近5萬大學生,并撰寫了《全國大學生信用認知調研報告》。調查顯示,在彌補資金短缺時,有8.77%的大學生會使用貸款獲取資金,其中網絡貸款幾占一半。
“從信貸市場來講,有需求就有服務。校園網貸這種金融產品是面向社會公眾的,初衷是服務有需要的人。但作為新興行業,政府相關部門應及時出臺針對性的法律法規和完善有效的監管體系。”南昌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尹繼東認為,大學生超前消費意識強,但有時自控能力不足無法把關,也會出現郁翔一樣借款創業失敗造成無力還貸的情況。這就要求校園網貸平臺必須嚴格把關,對大學生借款用途進行科學的風險控制評估,從而杜絕大學生貸款無力償還的現象,同時也有利于資金流轉,保證企業健康發展。
韓健表示,因超前消費而產生的借款行為不值得提倡,高校應強化校園管理,與家長一起引導、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價值觀,杜絕大學生盲目攀比風。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