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平臺“企業理財”存資金池風險
摘要: 企業理財漸成互聯網金融機構新的發力點。日前,宜信、漢金所等平臺紛紛宣布入局。然而,在分析人士看來,相比個人理財市場,企業理財進入門檻更高,對平臺背景、產品、
企業理財漸成互聯網金融機構新的發力點。日前,宜信、漢金所等平臺紛紛宣布入局。然而,在分析人士看來,相比個人理財市場,企業理財進入門檻更高,對平臺背景、產品、運營、風控等綜合素質要求更高。并且,互聯網平臺為企業借貸牽線搭橋,除了傳統借貸風險外,其交易的合法性尚待確定,而且容易形成“資金池”。
爭相布局
近期,網貸平臺從個人客戶爭搶延伸到了企業客戶,企業理財漸成互聯網金融機構新的發力點。7月以來,漢金所、開鑫貸宣布推出企業理財業務之后,宜信也正式發布“翼啟云服”平臺,向中小微企業提供供應鏈融資、定制理財及現金管理等服務。
事實上,此前懶投資、京東金融、網信理財和小贏理財等平臺早就開始布局企業理財項目。網貸平臺在企業理財端的大戰一觸即發。
而在網貸平臺爭相布局企業理財的背后,折射出個人理財市場趨于飽和,獲客成本走高的現狀。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表示,當前,個人端理財業務模式相對比較成熟,成為巨頭型企業涉足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入口,競爭非常激烈,獲客成本大增,平臺增長空間受限。相比較而言,企業端理財業務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間。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非金融企業金融產品投資金額接近17萬億元,自2012年以來,年均增速高達58.22%,還是一片藍海。
不過,薛洪言也指出,還有一種平臺并未真正投入精力去開拓企業端業務。只是想給潛在投資人講B端市場的故事,以吸引更多的融資或謀求更高估值。
此外,個人理財端面臨的監管問題也是平臺轉型的原因之一。網貸之家首席分析師馬駿補充道,目前,網貸平臺在個人理財端業務容易涉嫌非吸以及存在剛性兌付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最好就是把投資人結構往機構投資人的方向擴大和轉移,而企業就是較好的方向。
背后的法律風險
然而,不得不引起注意的是,在現階段,網貸平臺布局企業端理財,最大的問題在于存在法律風險。
馬駿表示,網貸平臺布局企業理財,涉及企業向企業放貸的問題,存在法律方面的限制。目前市面上的機構投資人都是先將資金轉到個人名下,再投資,還無辦法直接通過企業投資。
對此,法律界人士也給出了相同的觀點。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表示,互聯網平臺為企業借貸牽線搭橋,除了傳統借貸風險外,其交易的合法合規尚有待主管部門出臺具體細則,劃定權利義務邊界。他解釋,關聯企業之間進行的資金拆借行為是合法有效的,但非關聯企業之間的借貸行為是否合法,在司法實踐中存在爭議,近年來,各地方法院及最高人民法院的不同業務之間對該問題產生過相反的裁決;有將該類借貸行為認定為合法有效的,也有將交易認定為無效的。同一般民間借貸行為相比,法律承認企業借貸行為合法有效是有條件的,最高法院的態度是有限度的放開。
極易形成資金池
除去法律問題,企業理財相較于個人理財仍存在許多不同的特點,企業理財市場進入門檻更高,對平臺背景、產品、運營、風控等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個人理財端的產品和服務呈現出高度的標準化,很容易模仿,后來者只要推廣上得去,很容易呈現爆發式增長。就企業端而言,產品和服務呈現出更多的定制化特征,客戶不僅對產品的收益性和流動性有差異化的需求,對平臺的安全性、合規性和透明度等也有較高的要求。因此,一般的小平臺是打不開企業端理財市場的。”薛洪言表示,從當前網貸平臺的企業理財模式看,基本上仍處于把個人端理財產品開放給企業端銷售的初級階段,產品種類與個人端尚無明顯區別。對于偏個人化的小微企業有一定的吸引力,但還難以滿足大中型企業的產品定制化需求,吸引力有限。
此外,有分析人士指出,企業理財資金額較大,對于完全適配資產端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并且,企業對于資金流動性的要求也很高。因此,企業理財資金匹配格外重要,否則可能易形成“資金池”。對此,薛洪言表示,資金池風險與金額大小無關,關鍵看平臺能否接觸甚至控制客戶資金。企業客戶對資金安全性和平臺合規性要求高,平臺要取得企業客戶的信任,資金存管安排、基礎資產真實性等是前提條件,反而可以有效控制資金池潛在風險。
在馬駿看來,做好企業理財需要有面向高端客戶的專業團隊。更關鍵的問題仍在于能否打通法律障礙。
北京商報記者 劉雙霞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