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縣區 西平縣

西平縣建設生態水系打造水韻之城

2016-09-06 08:25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ldm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綠水繞城郭 生態景色新西平縣建設生態水系打造水韻之城□ 溫培雅 王鳳旗 文/圖 已經建設好的鉛絲籠護坡。 正在修建的拱肋護坡。 水域新城初具雛形。 抓緊推進工程進度,力爭

綠水繞城郭 生態景色新

西平縣建設生態水系打造水韻之城

溫培雅 王鳳旗 /

guols160911.jpg 

已經建設好的鉛絲籠護坡。

guols160913.jpg 

正在修建的拱肋護坡。

guols160914.jpg 

水域新城初具雛形。

guols160912.jpg 

抓緊推進工程進度,力爭將兩河治理工程建成“民心工程”。

一座城,一條水系,演繹出歷史與現實、生態與文明的無數佳話。漫步堤岸,碧水清清,機器轟鳴,兩河治理已經初具雛形。興水惠民,利在千秋。城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更是生于斯、長于斯的一代代人賴以生存的家園。治水,最根本的是突出民生這個重點。兩河治理只是西平縣水系生態建設的一個縮影,該縣以打造“花海水鄉”為目標,用活了水元素,唱響了生態曲。

水緣:興水才能活城

置身西平這座美麗的城市,走在寬敞潔凈的大街上,綠水環城、綠樹環抱,如在江南。

西平水多。西平是千年古縣,文化厚重。古時,西平有“柏亭春靄”、“云莊雪霽”、“周泊漁歌”、“龍泉夜月”、“義崗牧笛”、“妝臺野云”、“鄧陂澄波”、“郅冢煙樹”八景,與水的淵源很深。如今,又是嫘祖文化之鄉和冶鐵鑄劍文化之鄉。“四河”小洪河、引洪河、南護城河、仙女河,“三湖”嫘祖文化苑南湖、縣委機關龍湖、步行街皇湖如碧玉,鑲嵌在古老而年輕的柏城大地上。

水綠才能活城。西平縣委、縣政府為切實提高城市防洪標準,全面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從2012年起開始籌劃兩河生態治理工程,經過2年多的籌劃論證,完成工程各項審批工作后,201412月正式啟動這一重大民生工程,20159月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工程西起小洪河與引洪河交界口,東至京廣鐵路,北至規劃新城邊界。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整治小洪河約9.1km、引洪河約7km的河道,新建城市新區3km中央景觀河、445畝人工湖等。工程分三期實施,先期實施一期工程。一期工程包括小洪河城區段6.6km和引洪河城區段4.8km河道水利整治、沿線景觀打造、蓄水閘壩建設、兩岸濱河路22km建設、新建改建橋梁7座等,計劃總投資約17億元,三年完工,打造“花海水鄉”的生態格局。

水夢:編織綠色水網

規劃是建設之綱。為實現西平“北越”城市發展總體規劃,適當提高城市防洪搶險能力,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整體形象,提供居民生活休閑場所,打造全新嫘祖故里文化名城,建設“城水共生、宜居西平”的中原示范區縣,西平縣委、縣政府堅持規劃先行,按照“水通水清、健康安全、生態環保、人水和諧”的理念,啟動了城市水系治理工程,開展小洪河、引洪河兩河生態治理。通過蓄水建筑設置、生態河道治理、沿線景觀綠化、濱河道路建設,把兩河建成集防洪、生態、景觀為一體的休閑娛樂公園。

兩河治理工程是西平縣的一項重點民生工程,以區域內河道整治為依托,全方位規劃、高起點設計。該縣將海棠作為城市景觀的主題花木,在兩河治理河道沿線先行栽種,后續在全縣范圍內廣泛推廣。引洪河道(生態)治理工程按照設計要求,目前已栽植絢麗海棠1200棵。該海棠屬落葉喬木,樹高67,新葉為紅色,花為粉紅色,花期在4月中旬到5月中旬,果為亮紅色,果熟期為6月至10月,是一種可觀花、觀葉、觀果的景觀樹種。據悉,兩河生態治理工程,小洪河治理6.6km,引洪河治理4.8km,通過河道生態修復,沿線多個主題公園打造,整個綠化面積104萬平方米,通過植物綠化配置,達到以海棠為主,櫻花為輔,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生態效果。以花作文章,通過沿線景觀綠化、河道生態治理,該縣將在兩河岸邊形成以海棠為主的沿線景觀,打造“一環、三帶、六區、多節點”的城市生態空間布局,一座花海式的景觀新城正在西平兩河岸徐徐展開。

活水:兩河治理工程

兩河治理工程從2015922號開始動工,目前,兩河生態工程預計今年底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將建成4座攔水壩,實施小洪河、引洪河城區段河堤內外“以海棠為主、櫻花為輔”的景觀帶,打造猶如彤云的萬畝海棠基地,讓縣城呈現出“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的宜人景色,形成碧波萬頃、綠樹成蔭、花海蝶舞、游人如織的生態風景線,加快推進“四河三湖”治理工程,完成龍湖、皇坑湖、嫘祖文化苑南湖綜合整治,修復完善城區水文生態體系,在城內形成“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水清魚躍、風飄花香的江南水鄉風光。

為突出文化底蘊,打造生態新城,2016年,該縣在兩河治理的基礎上又打響了“四河三湖”的綜合治理戰役。著力保護好水源,打造沿河、沿湖景觀帶,植樹護坡休閑觀光,把西平縣城裝扮成花的世界,提升西平知名度、美譽度。同時,將西平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城鎮建設,加快推進嫘祖文化苑、寶嚴寺公園等文化園區建設,在兩河兩岸分別建設冶鐵鑄劍文化、法家文化、柏國文化、誠信文化等七大主題文化園,將西平縣城建成歷史文化名城。

如今,兩河治理項目工程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兩河治理工程治理范圍涉及四個鄉鎮、辦事處,工程主要通過河道主槽疏浚、鋼絲籠護坡、節制閘設置等技術手段,將防洪標準由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綠化面積在100萬平方米以上,動用土方150萬立方米。工程建成后,將形成“一環、三帶、六區、多節點”的空間布局,打造出“生態休閑、濱水體現、城景互融”的城市環境。

目前,工程拆遷工作進展順利,項目建設共需征地2700多畝,已完成95%征地任務;共需搬遷企業及養殖場共47家,已搬遷91.5%;共需采伐樹木17萬余棵,已采伐100%;共需補償機井386眼,現已補償100%;共需遷移墳塋1128座,已經遷移92%;需搬遷安置居民共431戶,已搬遷98%;投入各類征地拆遷補償資金約3.5億元。工程施工也在有序推進,6座蓄水閘壩已經建成4座,22公里濱河道路已開工建設18公里,22公里堤頂路已經開工10公里,一級護坡已經全部完工,二級拱圈護坡已完成30%,景觀工程土方造型已經基本完成,七座跨河橋梁已完成施工招標。

治水:群策群力打造

生態水系建設關乎城市形象、關乎城市環境,更關乎人民福祉,為盡快把兩河打造成景觀之河、生態之河、文化之河、產業之河,該縣成立了兩河治理項目建設指揮部,并抽調專職人員與縣兩河治理有關成員單位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明確責任、確定分工,全力做好邊界確定、附屬建筑、農林統計、政策宣傳、移民安置等工作。

為了營造“人人支持水系開發,人人參與水系開發”的良好氛圍,該縣將綠化建設和水系開發建設納入成員單位目標責任考核,加大考核分值,加大日常工作的調度、督導,堅持定期檢查、定期通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為使工程順利進行,讓群眾早日享受到城市發展帶來的美好成果,該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縣委書記聶曉光、縣長申保衛多次現場辦公,指出兩河治理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各有關成員單位要相互配合,明確責任,全力做好邊界確定、附屬建筑、移民安置等工作,切實把這項民生工程辦好、辦實,辦成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

水潤西平皆靈性,人文生態盡朝暉。西平縣突出文化古城的自然生態特色,傳承歷史文脈,融合現代文明,構筑城市綠色開放空間和濱水公共空間,全力打造“水韻新城”。一個水網交織、人水和諧共生的生態之城將恢宏呈現!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阳县| 长岛县| 舒兰市| 呼图壁县| 宁远县| 霍林郭勒市| 大庆市| 新乐市| 县级市| 佛冈县| 天祝| 塔河县| 大庆市| 丰县| 通江县| 昭平县| 鹤山市| 黄大仙区| 承德市| 涿鹿县| 图木舒克市| 横山县| 马山县| 兰考县| 东台市| 昌吉市| 武威市| 綦江县| 莒南县| 肇源县| 大理市| 三门峡市| 扎鲁特旗| 剑河县| 额济纳旗| 泸水县| 阿勒泰市| 凤翔县| 循化| 建德市| 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