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旅游 國內游

賨人故里,追溯川東文化之源

2017-02-06 10:45 來源:陪你聊世界 責任編輯:fl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據史料記載,賨(cóng)人是古代川東地區影響深遠、強悍尚武的一支少數民族,亦是渠縣最古老的土著民族。雖沒有列入當今的56個民族之中,但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

據史料記載,賨(cóng)人是古代川東地區影響深遠、強悍尚武的一支少數民族,亦是渠縣最古老的土著民族。雖沒有列入當今的56個民族之中,但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無比的輝煌。早在春秋戰國之前,便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國都就建在今四川達州市渠縣的土溪城壩。他們創造了賨人文化,留下了賨國都城遺址、漢闕、呷酒等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
渠縣,位于達州市西南部,與廣安、南充、巴中山水相連。截至2004年,渠縣轄15個鎮,45個鄉,幅員面積2013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總人口為148萬。被譽為“黃花之鄉”、“漢闕之鄉”。
渠縣,秦時稱宕渠縣.《華陽國志》記載:“宕渠蓋為故寅國,今有寅城、盧城。”早在新石器時期,渠縣便有了人類活動。殷商時期賨人在今土溪鎮城壩村建立了國都城,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設置宕渠縣,明洪武九年(1376年)定名渠縣,還曾建置郡、州治地,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是川東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從先秦建縣起至今(2017),歷時2331年。
風景名勝
1. 渠縣賨人谷風景區
賨人谷位于四川省達州市渠縣城東26公里,地處華鎣山脈中北段,面積41平方公里,以奇山、秀水、幽洞、麗峽、飛瀑、湖泊、涌泉、怪石、古棧、茂林著稱,被譽為川東“小九寨”。
賨人谷擁有全國唯一的賨人穴居部落遺址和賨人文化陳列館,擁有古賨文化與秀麗的自然風光,有“奇山奇水奇石景,古賨古洞古部落”的美譽。
奇水
水流鑿巖穿石,形成飛瀑,懸垂如練,像龍嘴在吞云吐霧,形成龍湫瀑布,七彩湖五彩紛呈,清可見底,風拂過,陣陣漣漪
蕩舟于青山、垂柳下的碧波之上,恍入瑤池仙景,令人心曠神怡,遐思飛揚,瀑布、竹海,綠竹與飛水交相輝映,別有一種奇異的神韻。
奇石
河谷中遍布千奇百怪,奇巧多姿的巖石,正觀側瞧,仰望俯視,形狀各異,如尊尊雕塑,供人欣賞。
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位于觀音崖下平臺上的青蛙石,該石高3m多,宛如一只巨大的青蛙,欲跳未跳,神采奕奕,形態逼真。
奇洞
初步調查有大小溶洞60多個,呈現于地表的多為落水洞形式,一門一洞,洞洞有別,洞間又有小洞相通。
溶洞群中,以老龍洞的規模最大、最奇,河水奔騰激蕩,拍擊洞壁,聲若驚雷,洞壁七彩斑斕,圖案優美,似一幅幅抽象派圖畫,被譽為“水上畫廊”。
古部落
早在先秦時期,古賨人因避戰亂,在懸崖上因洞造屋,因崖修棧,形成建在洞穴里的“崖居部落”,也是目前川東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古人洞窟部落遺址
2. 渠縣文廟
渠縣文廟建于宋代嘉定以前,在渠縣城內第一小學對面。公元1297—1307年(元代大德年間)重修;明代文廟被農民起義軍焚毀。公元1663年(清代康熙二年)再度興建。康雍、乾、嘉亦相繼修葺。后存的文廟建筑,是公元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動工重修的,前后歷經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個皇帝,費時達一百五十八年之久。
2013年5月,渠縣文廟作為清代古建筑群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廟氣勢雄偉,構思精巧別致,建筑工藝精湛,文化氣氛濃郁,布局嚴謹有序,保存基本完好,堪稱巴蜀一絕。
文廟大門雄偉壯觀,朱紅照壁,十分耀眼。正北面“宮墻萬仞”四個遁勁有力的楷書鎏金大字,相傳為康熙皇帝手書。
中橋兩頭為精雕蟠龍,只有狀元衣錦還鄉才可過此橋,寓意金榜題名,獨占鰲頭。
兩旁的二橋,也只有功成名就的讀書人,才夠資格過一趟,稱做“游泮”,且要舉行一定儀式,即所謂“泮水生香”,始能走過。
3. 漢闕公園
渠縣漢闕公園位于渠縣土溪火車站與土溪場鎮之間,占地面積20517平方米,投資3500萬元。公園整體成梯形狀,分上中下三層:上層用于休閑、娛樂、觀光等。
4. 渠縣蘇維埃紀念館
渠縣是土地革命時期川陜省的一部分。1933年10月2日中共渠縣縣委、渠縣蘇維埃在貴福建立。下屬10個區,70個鄉。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陳錫聯、陳再道在這里指揮過有名的營渠戰役和蘇區的革命活動。
5. 春秋戰國城壩古遺址
城壩遺址位于渠縣土溪鎮渠江東岸的天府村,三面環水,東接佛爾巖,呈依山傍水之勢。該遺址為春秋戰國時賨人之古賨國國都。公元前314年,在此設立宕渠縣城,前后延續達1000多年,其間屢為州、郡、縣治,東晉末逐漸荒廢。
6. 渠縣禮義城遺址
禮義城遺址位于渠縣土溪鎮洪溪村渠江東岸,占地168000平方米。南宋末年既是城址,又是古戰場遺址,明清時期繼為要塞之地和古城場遺址,清代在其上修三教寺,成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宗教之地。
7. 八蒙山古戰場
在縣東北3.5公里處,相傳張飛與張合在此交鋒,有張飛立馬銘,曾建有桓侯廟。關于三國八濛山古戰場,《三國志》是這樣記載的:“曹公破張魯,留夏侯淵、張郃守漢川。郃別督諸軍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漢中,進軍宕渠濛頭、蕩石,與飛相拒五十余日。飛率精卒萬余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山道窄狹,前后不得相救,飛遂破郃。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余人從間道退,引軍還南鄭,巴土獲安”。
歷史文化特產
1. 李雄(成漢太宗)
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羅氏,十六國時期成漢開國皇帝,306年―334年在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少數民族皇帝。
2. 王平(三國時期蜀漢將領)
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縣)人。三國時蜀漢后期大將,原屬曹操,曹操與劉備爭漢中,得以投降劉備。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與馬謖一同守街亭,之后深受諸葛亮的器重,率領蜀漢的王牌軍隊無當飛軍,多次隨諸葛亮北伐。諸葛亮死后鎮守漢中,曹爽率領十萬大軍攻漢中時,被王平所擊退。
3. 劉氏竹編
作為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成果項目,具有“提花編織、以竹作畫”的特點,以編工精細見長,散發出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4. 渠縣呷酒
渠縣素有“九月九,做呷酒”的說法。因為閑暇的農家婦女習慣在九月初九這天,將高粱浸泡蒸煮,然后撒入曲藥密封貯藏在陶瓷器皿中釀酒。據《華陽國志》、《后漢書》等古代文獻記載:呷酒與中華文明同步,起源于秦漢前、古都車騎城(現四川渠縣土溪城壩村),賨人建立了賨國,發明、釀造了醇和怡暢的呷酒。公元前314年,秦滅巴蜀置宕渠郡,秦王賜賨人進貢的“清酒”為宮廷御酒。秦末漢初,賨人助劉邦滅秦,漢高祖品呷酒,觀巴渝舞,欣然封呷酒為漢朝貢酒,年年進獻。
5. 渠縣黃花
美麗的川東北重鎮,巴蜀文化重要組成地之一四川渠縣因生產優質黃花,被譽為“中國黃花之鄉”。渠縣黃花以色澤鮮亮,食味別致,香氣馥郁、肉頭肥厚而最為聞名,每年6月18日被定為黃花節。
賨人精神一直鼓舞著宕渠兒女在這片土地上勇敢生活,他們歷來不怕吃苦,敢于冒險,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屬于自己的生活。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陪你聊世界)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原市| 宜兰县| 黔西| 舒兰市| 鄂托克前旗| 沿河| 元谋县| 思茅市| 布尔津县| 淮北市| 江安县| 贵阳市| 镇康县| 望城县| 仁布县| 建水县| 日照市| 南召县| 仙桃市| 凤凰县| 崇阳县| 抚顺县| 任丘市| 新沂市| 阳高县| 孝感市| 遂川县| 太仆寺旗| 尼勒克县| 礼泉县| 柏乡县| 清水河县| 深圳市| 永仁县| 西乡县| 镇原县| 乌兰浩特市| 扶风县| 曲靖市| 炉霍县| 云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