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神探夏洛克”問世
摘要:原標題:基因檢測“神探夏洛克”問世 “基因魔剪”再添虎翼。美國博德研究所張鋒團隊在近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用另一種剪切酶Ca
“基因魔剪”再添虎翼。美國博德研究所張鋒團隊在近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用另一種剪切酶Cas13a取代CRISPR/Cas9中的Cas9,將原本靶向DNA(脫氧核糖核酸)的基因編輯工具延伸為靶向RNA(核糖核酸)的全新診斷系統,靈敏度甚至高到能檢測出單個目標核酸分子,有望給基礎研究、傳染病診斷治療等帶來革命性影響。
2016年6月,張鋒和同事首次發表論文稱,CRISPR/Cas13a能精確剪切細菌細胞中的特定RNA序列。但與Cas9等酶不同,Cas13a在剪切掉目標RNA后還能保持活性,繼續“插手”剪切其他非目標RNA。同年9月,其他團隊運用Cas13a的“連帶剪切”特性,開發出RNA檢測工具,但當時只有目標RNA達到百萬個分子規模時才能檢測,無法滿足許多研究和診斷所需的靈敏度要求。
此次,張鋒團隊向系統加入一種特定RNA熒光標記物,并使用特殊擴增技術,能依靠體溫擴增檢測樣本中的RNA,使系統靈敏度提高了100萬倍,可以準確檢測到單個核酸分子。
因新系統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的特性,團隊將其命名為“神探夏洛克”(SHERLOCK,Specific High-sensitivity Enzymatic Reporter unLOCKing的縮寫,意為特異性高靈敏度酶促解鎖)。它還具有其他無可比擬的優勢:能制作成檢測試紙,方便運輸和儲存,將成本降到幾十美分;檢測速度大大加快,通常一個小時即能完成;能準確鑒別出僅相差一個堿基的兩種遺傳序列。
新系統能用來檢測超級細菌中的抗藥性基因片段,識別癌細胞中的基因變異,通過唾液快速識別與各種疾病關聯的人體遺傳信息等,尤其是能在偏遠地區檢測寨卡和埃博拉等流行性疾病暴發中發揮特殊作用。張鋒已著手創建全新公司,專門負責新系統的商業化開發。 (記者聶翠蓉)
(責編:賀迎春、熊旭)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