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10天發7文 表外理財亟待整治
摘要: “今年整個年份,大的基調都將是穩增長防風險,這將是一個大的背景。”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郭樹清履新銀監
“今年整個年份,大的基調都將是穩增長防風險,這將是一個大的背景。”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郭樹清履新銀監會主席不足一個月,便已連發七文,并對銀行理財等業務發出強監管信號。業內人士表示,表外理財已亟待監管“動刀”整治。
近日,銀監會還向各銀監局和銀行下發了《關于開展銷售專區“雙錄”實施情況專項評估檢查的通知》(銀監辦發[2017]47號),通知顯示,為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自有理財及代銷業務發展,有效治理誤導銷售、私售“飛單”等市場亂象,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決定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專區“雙錄”實施情況開展專項評估檢查。
業內人士研判,銀行業整治風暴即將到來。“目前,銀行理財規模有30萬億元左右,表外業務在過去一段時間一直是銀行發展的重點,因此其業務增長速度非常快,增長速度差不多在40%、50%左右。”曾剛告訴記者,在整個大資管市場,銀行理財的規模占了最大份額,遠超券商、資金管理公司等其他行業。
而銀行管理內控方面卻沒有跟上。曾剛表示,“一方面表外理財的監管規則不匹配,另外一方面銀行自身能力不匹配。由于一些銀行表內、外業務一樣大,甚至表外業務規模更大,而表外業務的人員配比遠不及表內,因此有很多潛在的風險。”
2014年以來,有關銀行違法違規銷售理財的“飛單”事件頻發。2014年6月,平安銀行上海松江新城支行中兩個客戶經理銷售“飛單”,替外來項目非法集資近億元。2015年,農業銀行北京分行副行長陳英順因違規代銷一單5億元理財產品被免職;2015年7月,廣發銀行被曝“飛單”,資金損失達767萬元;2016年,平安銀行北京分行個別員工代銷私募理財案發,涉資逾4000萬元。近期,民生銀行北京管理部(分行)航天橋支行陷入30億元風險事件,此事甚至牽涉“蘿卜章”票據造假及銷售“飛單”兩大環節。
近年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銀行盈利越來越難,在利率市場化不斷推進情況下,表外業務已成為銀行發展重點。“在微觀上,表外理財的一些問題使得目前的一些微觀監管政策失效;在宏觀上,由于表外理財沒有受到很嚴格的控制,其快速發展導致了貨幣信貸快速膨脹;另外是由于表外理財產品之間層層嵌套,導致風險在不同機構之間的傳遞變得更容易和迅速。”曾剛表示,表外理財是應該進行一些規范了。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