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教育 名師風采

一位小學校長的“扶貧情結”

2017-05-16 08:12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yjh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首席攝影記者 王建成 通訊員 趙學風 文 /圖 與貧困戶交流談心。 在敬老院給98歲老人過生日。辦學20載,舉債120萬元,這樣的成績單會讓很多人唏噓。然而,在新蔡縣九

□首席攝影記者  王建成   通訊員  趙學風   /

hxy1705105.jpg 

與貧困戶交流談心。

hxy1705106.jpg 

在敬老院給98歲老人過生日。

辦學20載,舉債120萬元,這樣的成績單會讓很多人唏噓。

然而,在新蔡縣九七學校校長魏金山眼里,卻是他人生最大的收獲:18名孤兒在校費用全免,先后減免了2000多名單親貧困孩子、父母有重大疾病的孩子、其他經濟困難的孩子學費,為學校貧困教職工累計提供100多個就業崗位。

“辦教育最大的價值,是實現社會最大效益化”。這些沉甸甸的成績,緣于魏金山心底滋生多年的“扶貧情結”。

  “不讓一名在校生因貧失學”

五月的豫南大地,麥穗飄香。512日,家住新蔡縣河塢鄉陳莊村的貧困戶韋新華家迎來了尊貴的“客人”。新蔡縣九七學校校長魏金山帶著慰問品和幫扶金來到了他家,看到韋新華懂事的孫子韋童童幫老人干著力所能及的農活時,魏金山心里非常欣慰。

韋童童今年11歲,在他9個月大的時候,他的媽媽只身去深圳當保安,之后便沒有了音信。他的爸爸韋向峰后來前往尋找,也與家里失聯。從此,韋童童只有偎依著爺爺奶奶生活。他的奶奶劉素芳高血壓引發偏癱,目前已有17年。他的爺爺韋新華期間發生了一場車禍,落下了偏頭疼的病根,還患有嚴重的疝氣病,不能干重活,一家老小只有靠4畝薄地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維持生活。

魏金山在得知韋童童一家人的不幸遭遇后,主動把他家作為幫扶對象,盡心盡力來幫助這個貧困的家庭,當場表示對韋童童的學費實行全免,并作為校園貧困生救濟金的資助對象加以關愛。

據統計,目前在新蔡縣九七學校,共有16名貧困戶家庭子女在此就讀。

“這些學生,將是我們學校重點關愛的對象。精準扶貧和脫貧攻堅,是全社會需要參與的事情。我們會主動站位,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齊短板,學校也要拿出實際行動對這些貧困生進行幫扶和資助,不讓一位在校生因貧困失學,使他們家早日擺脫貧困,共享社會發展成果,一道邁向小康路。”魏金山說。

就是憑著這種“扶貧情結”,新蔡縣九七學校建校20年來,對2000多名貧困生累計資助60多萬元,確保每一位在校生不因家庭貧困而失學。

“要讓每位教職工過上體面日子”

“一個學校就是一個大家庭,我們在確保每位在校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的同時,也要讓每位教職工過上體面日子。”魏金山說。

家住新蔡縣化莊鄉陳李莊村西劉營的鄭樹紅,說起魏金山,總是眼含熱淚:“俺這一家大小,對魏金山的幫扶與資助一輩子都會感恩不盡。”

今年50歲的鄭樹紅,因家境貧困、兄弟多的緣故,26年前倒扎門到妻子劉心芳家落戶,后來與劉心芳先后生了兩個女兒、兩個兒子。今年43歲的劉心芳,因小時候得了腦膜炎落下了癡呆后遺癥。在他們的四個孩子中,除了大女兒智力正常外,其他3個孩子都屬于智障兒。鄭樹紅的岳父30多年前就去世了,他的岳母趙蘭英今年74歲,因腦血栓落下了手臂不靈活的后遺癥,不足1.4米的個頭,體重只有25公斤左右,好在她還能照顧一家人的生活。平常的日子,鄭樹紅便在外打工掙錢養家。

8年前,經人介紹,鄭樹紅來到新蔡縣九七學校打工,在學校餐廳當廚師。2010416,鄭樹紅一不小心把手插入旋轉中的電風扇中,造成右手損傷。魏金山得知后,二話不說立即開車把他送到了駐馬店市中心醫院進行治療。鄭樹紅住院的日子里,需要到他家拿新農合醫療本辦手續,魏金山才發現他家的家境是如此困難,簡陋的住房內沒有一件價值10元的物品,且一家7口人中有5人生活不能自理。后來,6347元的醫療費便由魏金山全部承擔了下來。后來,魏金山還組織全校師生為鄭樹紅家舉行獻愛心募捐活動,又把39762元愛心款和487件生活用品送到了他家。

2007年暑假,一位老人扯著一位孩子來到了新蔡縣九七學校,說要給看大門,除了九七學校哪里也不去。魏金山很是奇怪,就問那位老人為什么?老人對他說:“方圓十里的人都夸你人好、心好啊!”

原來,這位老人名叫高連東,來自新蔡縣河塢鄉孫灣村高灣。高連東11歲時沒有了爹娘,后來在孤兒院長大。娶妻生子后,又連遭厄運,閨女、老伴、兒子先后因病去世。媳婦帶著孫女改嫁時,高連東把孫子高同喜作為高家的根留下來撫養。高連東起初靠著家中的8畝地維持生活,每天還要護送孫子過河到5里開外的梁夾道村小學上學。再后來,高連東聽說到了九七學校和魏金山校長,便手扯著孫子前來一邊打工,一邊更好地撫養孫子長大。

又是“扶貧情結”,讓魏金山接納了老人在學校看大門,一看就是10年。10年來,魏金山完全把老人當做自己的父親去養活,不知道給高連東買了多少件衣服,每月還給他發工資、獎金、福利等。

就這樣,魏金山情系貧困教職工,累計為他們提供就業崗位100多個,先后為貧困教職工發放救助金 30多萬元,使他們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盡力讓每位五保老人實現精神脫貧”

 走出校園,走進敬老院,是魏金山在學生中開展家風和感恩教育的有效方式。

 今年母親節前夕,陳店鎮敬老院98歲的孫劉氏怎么也不會想到,魏金山會早早提著一個大蛋糕,專門趕到敬老院來給她過生日,并祝福她母親節快樂。老人一邊吃著蛋糕,一邊笑著說:“好甜,好酸,我吃的好飽好飽!”

多年來,魏金山堅持“盡力讓每位五保老人實現精神脫貧”的目標,到河塢、佛閣寺、十里鋪、陳店等鄉鎮敬老院進行慰問,不僅給老人們洗頭、洗腳、整理房間,還送去棉衣、大米、大魚、食用油、面粉、粽子、雞蛋等慰問品。

魏金山愛老、敬老、孝老的思想情懷和境界,深深感動著敬老院的老人們。每每等到敬老院菜園的蔬菜豐收上市之時,河塢鄉敬老院的老人們總會采摘來最新鮮的蔬菜送到新蔡縣九七學校,足以表達他們對魏金山那種孝道精神的回報。

“老人的內心都是孤獨的,老人老了,最貧困的地方主要體現在精神貧困上。老之老以及人之老,這種換位的深入思考必須使我從尊老、愛老、敬老做起。盡力每位五保老人實現精神脫貧。”魏金山說。

魏金山,中國農村最為普通不過的一位小學校長。那時候因為家境貧困,止步于大學校園門外,心底便滋生出了一個“扶貧情結”。國家扶貧開發30年,他立足于教育這塊自我掌控的陣地,靠自己的實干與干實的精神,默默參與實踐20年,讓“扶貧情結”開花結果,落到實處。他說,有一朵花開叫幸福,開在心里,心里就樂開花;開在手里,手中就會有余香……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兰溪市| 台前县| 仙桃市| 宜兰县| 岚皋县| 通州市| 定南县| 靖边县| 通渭县| 沅陵县| 名山县| 富民县| 麻栗坡县| 青浦区| 高碑店市| 辉南县| 昭通市| 鸡西市| 习水县| 全椒县| 荥经县| 安义县| 腾冲县| 三门县| 天门市| 贡觉县| 北碚区| 鸡东县| 丰顺县| 榆中县| 丰都县| 托克逊县| 林甸县| 会同县| 腾冲县| 改则县| 西充县| 宜城市| 营山县| 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