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甲基化基因圖譜”首次繪成
摘要:原標題:棉花“甲基化基因圖譜”首次繪成30日出版的《基因組生物學》雜志刊登了中美科學家合作的一項重要研究成果:他們首次繪制出棉花表觀遺傳基因的“甲基
30日出版的《基因組生物學》雜志刊登了中美科學家合作的一項重要研究成果:他們首次繪制出棉花表觀遺傳基因的“甲基化基因圖譜”,即野生棉和種植棉之間500多種表觀遺傳基因的差異,為生物技術公司通過表觀修飾育種培育出高產優質棉花提供了重要線索。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發現,許多動植物的表觀特征,既可用基于DNA序列改變的遺傳學方法調控,也能用不改變DNA序列的表觀遺傳學方法進行可遺傳性修飾。這些研究成果為動植物育種開啟了全新路徑,特別是利用表觀遺傳學技術,不需改變基因,就能創造出全新品種,可規避人們對轉基因技術的質疑和爭論。
在最新研究中,南京農業大學張天真教授課題組與德克薩斯大學杰夫瑞·陳的課題組合作,通過將美國陸地棉與野生棉對比,識別出500多種與DNA甲基化過程有關的基因開關列表,從而繪制出了這份棉花的“甲基化基因圖譜”。DNA甲基化是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修飾過程,新圖譜信息可提供棉花在100多萬年進化過程中的表觀基因變化,幫助研究人員選育出擁有某些新特征的新品種,提高棉花的產量,改善其抗旱性、耐熱性或抗蟲性。
研究人員發現,野生棉花內的一種甲基化基因能阻止棉花開花,而種植棉中的這種基因已去甲基化,導致了棉花從熱帶植物變成在世界多數地區“安家”的普適性農作物,這種關鍵性突變不是遺傳變異,而是表觀遺傳變異。
他們表示,參照這一最新“甲基化基因圖譜”,育種專家可通過化學方法或CRISPR-Cas9等技術進行基因甲基化修飾,靶向培育出改良品種,同樣的方法也可用于小麥、咖啡、土豆和玉米等主要農作物育種。(記者聶翠蓉)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