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四度闖關MSCI終成功 證監會點“贊”
摘要: 加入以后會有一些境外的長期資金進入到A股市場中來 ■本報記者 朱寶琛 “MSCI指數是在新興市場的國家里最有影響力的指數之一,特別是在新興市場國家當中,跟
加入以后會有一些境外的長期資金進入到A股市場中來
■本報記者 朱寶琛
“MSCI指數是在新興市場的國家里最有影響力的指數之一,特別是在新興市場國家當中,跟蹤這個指數的境外投資者非常多,大概有十幾萬億美元的錢跟著它投資。加入以后會有一些境外的長期資金進入到A股市場中來。”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6月21日表示。
6月21日,備受期待的A股闖關MSCI指數的結果揭曉:明晟公司宣布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預計納入中國A股的222只大盤股。基于5%的納入因子,這些A股約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0.73%的權重。
“我們贊賞MSCI做出這一決定。”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A股納入MSCI指數,這是順應國際投資者需求的必然之舉,體現了國際投資者對我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的前景和金融市場穩健性的信心。“我們對此一直是樂見其成。中國資本市場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歡迎境外投資者。”
上交所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施東輝表示,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內地股市總市值近8萬億美元,占全球股市總市值的10%,是全球第二大股市,國際投資者對配置中國股票的需求日益迫切。此次MSCI宣布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順應了國際主流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對國際資本的流動格局將產生深遠影響。
“此次納入決定是國際主流機構投資者投票的結果,表明國際投資界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和金融市場穩健性的良好預期,是對中國堅定推動經濟全球化、融入全球金融市場的進程投下了信任的一票,也是對中國資本市場近年來改革開放成果的高度認同。”施東輝說。
據悉,明晟MSCI計劃分兩步實施這個初始納入計劃,以緩沖滬股通和深股通當前尚存的每日額度限制;第一步預定在2018年5月份半年度指數評審時實施;第二步在2018年8月份季度指數評審時實施;倘若在此預定的納入日期之前滬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額度被取消或者大幅度提高,MSCI不排除將此納入計劃修改為一次性實施的方案。
MSCI董事總經理暨MSCI指數政策委員會主席Remy Briand稱,國際投資者廣泛認可了中國A股市場準入狀況在過去幾年里的顯著改善。如今MSCI納入中國A股第一步的時機已然成熟。中國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的發展完善為中國A股市場的對外開放帶來了革命性的積極變化。
Briand同時表示,隨著中國A股市場的準入制度進一步與國際標準接軌,滬股通和深股通持續無阻的準入狀況得到市場檢驗,以及國際機構投資者獲取更多的市場經驗,MSCI將相應地提高中國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比重。
“A股加入MSCI指數是一個開放的舉措,會帶來一些改革和發展的成果。”方星海說。對此,他舉例予以說明:當時談的時候是納入230只股票,但宣布的時候少了8只,這是因為公布的時候,發現我們的大盤股中有很多處于停牌狀態,所以不得不減少。加入MSCI指數之后,對這種行為會起到制約作用,這些公司就不能隨意任性地停牌。
與此同時,方星海表示,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對衍生品市場發展,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都有推進作用。
“A股納入MSCI指數,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既是機遇,亦是挑戰。”張曉軍說,我們將始終堅持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穩健發展,切實保護各類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不斷提升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國際影響力。中國證監會將會同相關各方,進一步完善境外投資者投資A股的相關制度和規則,便利境外投資者通過包括跟蹤MSCI指數在內的多種方式投資A股。
據初步估算,在222只納入MSCI的股票中,上交所的股票家數約占三分之二,可交易市值約占四分之三。據有關研究機構分析,預計國際投資者將會更加平穩持續地投資A股市場,但不會出現爆發式的資金涌入。
6月21日,受A股納入MSCI指數消息影響,滬深兩市雙雙高開,截至收盤,滬指報3156.21點,上漲0.52%;深證成指報10367.17點,上漲0.76%。(孫 華)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