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借力互聯網讓“花生之都”名揚天下
摘要:省農業廳副廳長鄒慶鵬(前排右二)在市政府等領導和正陽縣主要負責同志的陪同下參觀花生機械展。 2017第四屆中國·正陽“互聯網+花生產業高峰論壇暨河南省優質花
省農業廳副廳長鄒慶鵬(前排右二)在市政府等領導和正陽縣主要負責同志的陪同下參觀花生機械展。
2017第四屆中國·正陽“互聯網+花生產業高峰論壇暨河南省優質花生產銷對接洽談會”會場。
簽約儀式。
正陽天潤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兆軍為外國客商介紹花生草料粉碎機。
客商在參觀展廳。
正陽縣金馬農機公司負責人介紹產品。
7月13日,2017第四屆中國·正陽“互聯網+花生產業高峰論壇暨河南省優質花生產銷對接洽談會”在駐馬店召開。省農業廳副廳長鄒慶鵬、省糧食廳副廳長劉大貴、市政府副市長付自成、中央電視臺七套常務副主編季林、農業部油料所花生研究中心主任雷永等領導和中國知名農業專家、電商專家,各大油廠、花生食品廠、花生進出口企業、深加工企業、花生生產供應商,花生、糧食機械設備生產廠家等各界精英6000余人參會,參展單位100多家。會上,項目投資簽約140億元,簽約花生銷售合同資金16.26億元。
他們前來分析2017年花生生產形勢;近年來全球花生進出口數據分析及未來展望趨勢;花生產業一二三產業融合專題思路;研究打破傳統銷售模式,把花生產業銷售運用到“互聯網+”模式上,提出發展新思路……一個縣的會議為何引起這么大的反響?
世界花生看中國 中國花生看正陽
正陽花生常年保持在150萬畝左右,單產達300公斤,總產量45萬噸。正陽花生連續兩屆被評為“河南省名牌農產品”,被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正陽花生”品牌價值達21.56億元,居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榜的第59位。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長王強看后正陽花生說:“世界花生看中國,中國花生看正陽”。
黏土地上現奇跡 機械化成就夢想
過去正陽的機械化水平低,加之是黑黏土地易板結,正陽花生面積很難提高。近年來,正陽縣先后投入2000多萬元,支持本土企業自主研發或與科研院校合作生產花生機械。目前,全縣花生機械生產企業發展到38家,獲得國家專利103項,年產花生生產機械 6萬多臺,產品涵蓋種植、收獲、初加工等環節,其中有11家企業生產的8個種類17種花生機械進入河南省農機補貼目錄,建立農業機械制造產業園區3個。正陽縣的花生機械在滿足本縣外,還銷售到河南其他市、縣以及湖北、安徽、新疆、海南等地。正陽縣被定為全省首批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農機補貼、金融機構支持,正陽縣花生機械生產企業產品涵蓋種植、收獲、摘果等環節,有力支撐了正陽花生規模化種植。如今,全縣花生種植面積已達150萬畝。” 正陽縣農機局局長張寅生說。如今,正陽的花生收獲期已由原來的45天,縮短為一周左右。
去年,央視七套播出了正陽花生專題片《黏土地上的奇跡》,正陽花生機械出現了銷售熱,正陽各廠花生機械供不應求。
一個專家研究一粒種子
一粒種子成就一個院士
前些年,正陽種植的花生品種主要以小白沙為主,但因其抗病性差、效益低,影響了群眾種植的積極性。為此,他們從改良花生品種入手,與河南省農科院院長、花生專家張新友團隊合作,尋求種子上的突破。野花生和正陽栽培花生“聯姻”,會“結出”怎樣的果子?張新友每年無數次前來正陽做實驗,來尋求這個“答案”。他在正陽花生大田里培育出了遠雜9102品種,畝產達400公斤。他也憑借這一科研成果,獲得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榮譽。近年,張新友院士又培育出豫花37高油酸花生,這個品種把花生的貯存時間延長至3年。正陽幫農種業公司總經理楊展說:“我們公司出資300萬元買斷豫花37,發展優質花生實現優質優價,訂單生產,產銷銜接。我們將把這個花生品種搭上‘一帶一路’的發展快車,走進世界的舞臺。”
讓花生從果到秧、連頭帶尾生效益
正陽大力發展花生精深加工業,發展花生油、花生蛋白等系列產品加工企業23家,相繼引進了君樂寶乳業、維維集團、牧原集團等知名上市企業。建成了正陽花生食品產業園,正在建中國花生食品城。
君樂寶牧場、天潤農業的湖羊養殖、綠源專業合作社等都使花生秸稈、花生殼得到了充分利用,花生的各個部位被“吃干榨凈”。天潤公司董事長曾兆軍說:“農民把花生秧存到這里,可以直接兌換現金,還可以等價交換肥料、湖羊;如果存的時間長,還可以得‘利息’。”目前,天潤公司依托萬頭湖羊育種基地,年可消化花生秸稈近萬噸,此外還向全國養殖企業供應花生秧加工飼料5萬噸。
用“互聯網+”把正陽花生名片擦“亮”
中國花生供求信息網是正陽土生土長的企業,連續三年舉辦互聯網+花生產業高峰論壇,推介“正陽花生”這張名片,去年的產供銷簽約儀式上,簽約金額1億多元。該縣還引進了京東等綜合性電商企業15家,目前全縣城鄉信息化網絡平臺已建成19個港、297個站。“我們的互聯網平臺成為了花生價格參考的主要平臺,正陽的花生價格也代表了中國花生價格走勢。”中國花生供求信息網總經理張志強說。
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行“聯合體+合作社+社員”的經營模式,全縣圍繞花生建立各類合作社4035家,年可吸納1萬多名貧困人口就業、參股、種植、養殖,目前已幫扶帶動2050戶4715貧困人口脫貧。
正陽縣委書記劉艷麗說:“每年花生這一項為正陽農民增收2.6億元。小小花生米成為帶領農民脫貧致富的‘金豆豆’。我們正在申報的‘花生之都’有望在10月份得到批復!”
一顆瘋狂的花生,一項激情的產業,正陽人必將高奏前進之曲,心懷魅力藍圖,全面開啟產業新旅程。就像蠶在吐絲時沒想到能吐出絲綢之路一樣,花生的蠶在正陽人的手里已經吐出一條金光燦爛的絲綢之路。
策劃 趙向陽 劉輝
組稿 楊軍民 高萬寶 王化遠 夢祥瑞
責任編輯:db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