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藏族歌舞讓人大飽眼福
摘要: 西藏是歌舞的海洋,亞東是歡樂的天堂。這里的藏族同胞用優美動人的歌聲,唱響心中的幸福;用激越狂歡的舞蹈,舞出歡樂的節拍。日前筆者來到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亞東縣
西藏是歌舞的海洋,亞東是歡樂的天堂。這里的藏族同胞用優美動人的歌聲,唱響心中的幸福;用激越狂歡的舞蹈,舞出歡樂的節拍。日前筆者來到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亞東縣,在一個廣場上,彩旗飄舞,藏樂歡騰,只見藏族同胞穿著嶄新的藏服,喜慶地聚集在一起。他們喝著青稞酒和酥油茶,喜氣洋洋地觀看文藝表演。
擔任主持的藏族姑娘站在舞臺中央宣布:“下面請看亞東獨具特色的《獅子舞》表演。”
這個舞蹈由6個角色組成:紅白獅子各由兩人表演,還有兩位領獅人。舞臺背景是高原雪山、草原圖景。表演者以模仿獅子動作為舞蹈內容,包括跑、跳、睡等。鼓聲的節奏緩慢,兩只獅子隨著鼓點節奏一步一步地舞動起來。
表演中,領獅人不停地逗獅子,做出各種互動游戲。獅子時而溫馴,時而發怒,在領獅人的引導下,跳上舞臺。舞臺中央擺著一盆牛奶,領獅人用手里的刷子沾上牛奶喂獅子。喝了牛奶的獅子頓時興奮起來,狂歡舞蹈,仰天長嘯。
獅子舞在亞東起源于清末時期。當時,每逢節日期間,駐扎在亞東的清朝官員組織演出獅子舞。在一定程度上,獅子舞緩解了他們的鄉愁,也成為民族交流的方式。在西藏其他地區跳獅子舞的較少,而在亞東這個邊境縣一直流傳。
獅子舞演出結束,舞臺的背景換成了森林和鮮花。《孔雀舞》登臺表演。隨著笛聲奏響,一只美麗的孔雀,從舞臺后面展開雙翅,優雅地“飛”上了舞臺。她從孔雀模型中伸出一對發光的眼神,在地上啄著青稞粒,展開嬌艷的翅膀。孔雀在舞臺上表演優美、華麗靈動、節奏感強。她細細的脖頸向上伸展,張嘴歡歌,舒展漂亮的雙翅——孔雀開屏。
孔雀舞是亞東極具民間特色的舞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位名叫邊巴的藏族老人是這個“非遺”表演的傳承人,他以家庭為演出單位。唐代文成公主出嫁時,就把孔雀舞帶到了西藏,受到西藏人民的喜愛。后來亞東人也學會了孔雀舞,并逐漸進行創新編排,傳播至今,慢慢地演繹成今天的孔雀舞。他們在農閑時節和重大節日期間,就聚在一起,演出孔雀舞。
隨后,亞東縣民間歌舞團演出藏戲《卓娃桑姆》。這出戲是亞東綻放的一朵藝術奇葩。它是在民間舞蹈歌曲、說唱藝術的基礎上,以歌舞形式表現民間故事和佛經故事,逐漸演變而成,深為當地人鐘愛。據說這出神話悲喜劇,曾應邀赴美國演出。
《卓娃桑姆》的開場,是用鼓鈸兩種打擊樂奏響。鼓聲咚咚、鈸聲鏘鏘,時快時緩、時輕時重。重時快時像滾滾雷鳴,輕時慢時如晨鐘暮鼓,十分激越動人。在鼓鈸聲中演員們粉墨登場,他們時而唱、時而跳、時而朗誦,用快板旁白介紹劇情發展。演員們載歌載舞、唱腔高亢優美,挾著一股蒼勁粗獷的古風,演繹著古老的故事傳說。
一首首動聽的歌曲,一個個特色的舞蹈,一出出精彩的藏戲,臺上臺下形成了歡樂的海洋。雖然我看過許多文藝晚會,但都覺得大同小異。亞東這臺具有濃郁風情、精彩絕倫的藏舞藏戲表演,真是令我大飽眼福,成為一段美好的記憶。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