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行有望實現
摘要: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發布《2017年—2045年航天運輸系統發展路線圖》。根據規劃,亞軌道太空游2025年前后將成為現實?! ⊙鐾强眨怨乓詠?/p>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發布《2017年—2045年航天運輸系統發展路線圖》。根據規劃,亞軌道太空游2025年前后將成為現實。
仰望星空,自古以來,無論是嫦娥奔月的故事,還是飛機、火箭的誕生,都從側面表明人類對神秘而浩瀚太空的好奇與向往。直到1961年,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乘坐宇宙飛船“東方1號”繞地球飛行一周,這才正式拉開了人類“太空游”的序幕。
加加林之后,越來越多的載人航天計劃獲得成功,但實現太空遨游,對大多數人來說依然是夢想。
真正意義上的太空旅行項目是由俄羅斯聯邦航天署提出來的,第一個實現太空旅行的人是美國富商丹尼斯·蒂托。在2001年,蒂托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太空旅行。而他的這趟旅行費用遠遠超出絕大多數人的想象,甚至可以用天價來形容。他曾在“太空日記”中感慨:“第7天,假期結束了,2000萬美元也結束了!回到正常重力狀態,拖著沉重的胳膊和腿,唯一變輕的是錢包!”
蒂托的太空之旅被認為是商業太空旅行的開端。媒體報道顯示,截至目前,7名被送上國際空間站的游客全都為此付出了“天價”。這意味著,太空游還只是富豪的旅游項目,普通人太空旅游的夢想仍然遙不可及。
通俗來說,“太空旅行”分為三種:亞太空高空飛行、亞軌道飛行和軌道飛行。亞太空飛行,嚴格意義來說并未達到太空,目的地位于太空下面的氣流層,這里的“景色”、體感與太空類似;亞軌道飛行,能夠感受到失重,也能看到地球大概的全貌;軌道飛行,類似國際空間站那種軌道高度。
雖然這三種“太空游”觀感不同,但都需要國家航天技術的支撐和不菲的費用。換言之,和旅行團類似,你的太空旅游能否成行取決于兩個條件:第一,航天技術是否有能力把你“送上天”;第二,你的錢包能不能付得起“油錢”。
令人欣慰的是,中國人的“太空夢”越來越近。從2003年楊利偉乘神舟五號進入太空,到2017年天舟一號、天宮二號成功對接,14年航天探索取得的種種成就,無不在展現中國強大的航天實力。
《2017—2045年航天運輸系統發展路線圖》規劃出實現中國人“太空游”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到2020年,長征系列主流運載火箭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低成本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實現首飛;2025年前后,可重復使用的亞軌道運載器研制成功,亞軌道太空旅游成為現實;到2030年前后,重型運載火箭將實現首飛,為載人登月提供強大支持;2035年左右,運載火箭實現完全重復使用,以智能化和先進動力為特點的未來一代運載火箭實現首飛,高性能智能化空間運輸系統將實現廣泛應用;到2045年,進出空間和空間運輸的方式將出現顛覆性變革,天梯、地球車站、空間驛站建設有望實現……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公司總裁唐亞剛表示,到2035年左右,更多的普通人可以乘坐兩級可重復使用運載器遨游太空,在地球軌道領略太空的浩瀚與地球的絢麗,實現飛天夢想。
未來,太空旅游將夢想成真。心情激動的朋友們,是否已經準備在太空中拍張自拍展示到朋友圈了呢?
(據新華網)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