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發老人和他的“銀色”產業
摘要:□晚報記者 吳峰 見習記者 鄧丹華 通訊員 楊明華“俺養的羊,個個毛色發亮,膘肥體壯,俺每年的收入都在3萬元左右。”5月19日上午,正在溱頭河南岸放牧的81
□晚報記者 吳峰 見習記者 鄧丹華 通訊員 楊明華
“俺養的羊,個個毛色發亮,膘肥體壯,俺每年的收入都在3萬元左右。”5月19日上午,正在溱頭河南岸放牧的81歲老人王開元,說起自己養羊的事,滿是皺紋的臉上笑開了花。
王開元是常興鎮西王莊村人。 2014年春,他買來5只成品槐山母羊喂養,開始走上“銀色”產業的致富道路。
每天9時,只要天不下雨,王開元就會準時趕著羊群向溱頭河岸邊走去。“那兒就是白山羊的‘食堂’。”王開元形象地說。
王開元放羊時,遇到很多困難,不知摔了多少次跤。去年春季的一天,王開元正趕著羊群向河邊走,突然,頭羊領著羊群向路邊的麥地奔去。王開元急忙追趕,一不小心摔倒在地,造成肋骨損傷。 大兒子勸他:“爹,您都80歲的人了,整天跑來跑去,有個閃失咋辦?”“俺知道你們都是為我好。雖然我老了,但是不能整天閑在家里張著嘴等吃的啊。”王開元說。
兒女們拗不過他,經常幫助父親清理羊舍。經過精心飼養,當年底,王開元的5只母羊繁殖了近20只羊仔。
為擴大飼養規模,他采取滾雪球飼養的方法,兩年存欄白山羊40多只。
2016年臘月,王開元一次性出售成品羊30只,收入3萬多元。這更加堅定了王開元依靠飼養白山羊致富的信心。 從2014年開始堅持到現在,他每年的羊存欄量都保持在30只以上,收入一年比一年多。
一家富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為幫助貧困戶養羊致富,王開元把優質母羊低價賒給村民繁殖發展,并把自己多年總結的飼養技術毫不保留地教給他們。
王新前是村里的貧困戶,為幫助他早日脫貧,王開元上門給他傳授養羊技術,并賒給他3只母羊。現在,王新前家的存欄羊10多只,到年底收入可達2萬元。
在王開元的幫扶下,西王莊村共發展了60戶養羊專業戶,平均每戶有30多只羊。
“我的愿望是讓全村的父老鄉親都和我一樣,趕著羊群奔小康!”王開元樂呵呵地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