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手工制作香包萬余個
摘要: 做工精巧芳香四溢七旬老人手工制作香包萬余個希望傳統手藝得到傳承□晚報記者 高琳琳 文/圖本報訊 端午節,除吃粽子、賽龍舟外,人們還有佩戴香包的習俗。家住市春曉街煤建
做工精巧芳香四溢
七旬老人手工制作香包萬余個
希望傳統手藝得到傳承
□晚報記者 高琳琳 文/圖
本報訊 端午節,除吃粽子、賽龍舟外,人們還有佩戴香包的習俗。家住市春曉街煤建公司家屬院的陳翠枝老人每年都給家人和鄰居做香包,希望小小的香包能給大家帶來平安、快樂和幸福。昨日,陳翠枝帶著自己做的香包走上了街頭,香包因外形美觀、做工精細,受到市民的歡迎。
陳翠枝專心縫制香包。
手工作品受歡迎
昨日上午,記者在市春曉街煤建公司家屬院門口見到了正在給鄰居趕制香包的陳翠枝。小小的三輪車上掛滿了花紅柳綠的香包,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她都能用針線做出來,經常有人慕名上門找她“定制”。老人制作的“十二生肖”、“團團圓圓”、“大繡球”等香包十分暢銷,其中還有許多“萌萌噠”的小掛件。
“大娘,這些都是你自己縫的嗎?您的手也太巧了。”前來購買香包的市民發出感嘆。
今年72歲的陳翠枝老家在上蔡縣,她告訴記者,她做香包的手藝是從小跟母親學的。在她老家,端午節前夕最忙的就是村里的女人們,包粽子、縫香包。
雖然市場上有很多賣香包的,但老人感覺還是自己縫制的香包送人更有意義,因此她每年端午節前都會縫制香包。“不光是我們家人,左鄰右舍、親戚朋友,誰家孩子需要香包,只要說一聲,我都給他們做。”陳翠枝說,她將祝福一針一線地縫進香包,希望能給他人帶來平安和幸福。
陳翠枝制作的手工香包。
幸福源自與人分享
雖然還不到端午節,但老人已經穿針引線忙著做香包好幾個月了。“孩子和鄰居們都說我手藝好,讓我把這些拿到市場上銷售。親戚朋友、街坊鄰居早早就來預訂香包了。”陳翠枝說,由于自己年齡大了,動作慢,很多時候她拿起布,考慮好一會兒,心中有數后才開始縫制。
“機器做的香包,有些里面填充的是香精,既不利于健康又不能長久保持香味。”陳翠枝說,她用的香料都是自己去藥店精挑細選的,有檀香、八角、茴香、麝香、蒼術、甘草、艾草、肉桂等。
談及為何喜歡做香包,陳翠枝笑著說,她自小就愛縫制小玩意兒,尤其是香包,每到端午節,她都會為家人縫制。但是,年輕時要照顧家庭和孩子,沒有時間做手工活,現在孩子們都成家了,空閑時間多了,她才重拾針線縫制香包。
“我平日喜歡剪紙、給孫子孫女做些小衣服,多年的練習讓我縫制香包的技藝更加精湛。”老人說,以前她縫制的香包多為粽子、菱角等傳統造型。現在經過創新,香包的造型更新穎、更好看。
“縫制香包是一門傳統手工藝術,我有時候會在家屬院里教大家做香包,只要有人愿意學,我就教。”陳翠枝說,其實,快樂很簡單。看著自己的成果很開心,把作品送給別人,讓別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也很開心。孩子們把她制作的香包拍照發在微信朋友圈與大家分享,一些親戚在網上幫她賣香包,也給她帶來很多快樂。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