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反“圍剿”作戰指揮者——彭干臣
摘要:新華社電(記者 徐海波伍 欣)彭干臣,1899年出生于安徽省英山縣(今屬湖北?。?919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21年4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12月轉為中國共
新華社電(記者 徐海波伍 欣)彭干臣,1899年出生于安徽省英山縣(今屬湖北?。?,1919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21年4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12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4年5月,彭干臣與許繼慎等人被安徽黨組織選派考入黃埔軍校,畢業后在軍校教導團任連黨代表。1925年1月,他參加第一次東征作戰,因戰功顯赫升任營黨代表。6月到上海開展工人運動。10月赴蘇聯入莫斯科東方大學軍事班學習,與朱德等人同班。
1926年秋,彭干臣奉命提前結業回國,加入葉挺獨立團參加北伐戰爭。10月獨立團擴編成立第二十四師,葉挺任師長兼任武昌衛戍司令,彭干臣任衛戍司令部參謀長、代理武昌衛戍司令。1927年3月,彭干臣按中央指示,帶領一批軍事骨干秘密潛回上海,參加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協助周恩來指揮工人作戰。5月護送周恩來到武漢。
大革命失敗后,彭干臣潛回家鄉組織革命活動,后赴南昌參與起義的組織發動工作。南昌起義第二天,彭干臣被任命為南昌市公安局局長兼衛戍司令。南昌起義部隊在廣東潮汕失敗后,潛回上海,從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8月任中共中央軍事部軍事委員會委員。1930年5月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秘密組織東北地區的軍事斗爭。12月任中共順直省委軍委書記。1931年夏被調回上海,協助周恩來領導中央軍委日常工作,并從事抗日救亡活動。
1932年春,彭干臣奉中央指示到閩浙贛蘇區,先后任紅十軍參謀處處長、新十軍參謀長,參與指揮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反“圍剿”作戰,協助方志敏率部取得了一系列勝利,鞏固和擴大了蘇區。1933年任彭(湃)楊(殷)陸軍學校教育長、校長。1934年11月,他參加方志敏領導的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轉戰于浙贛、皖贛邊,開展抗日民主運動,發展游擊戰爭,建立根據地,吸引敵人,減輕中央紅軍的壓力。1935年1月中旬,彭干臣在上饒、德興間懷玉山地區戰斗中英勇犧牲,年僅35歲。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