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熟了麥客來了麥農笑了
摘要: 說起收割機收麥,楊永生連連夸好。放眼望去,穿梭在田間的收割機正張著大嘴巴,將金黃的麥粒吞入口中,機聲隆隆,卻掩飾不住人們內心的喜悅,在李新店鎮、任店鎮、劉店鎮……金燦燦的麥田里到處都能看到農民豐收的喜悅和忙碌的身影。
農民樂了。
□全媒體記者 許靜文/圖
5月21日,正值小滿。在確山縣的幾個鄉鎮,一臺臺收割機轟鳴著駛進一望無際的“麥海”,金黃的小麥成排倒下,飽滿的麥粒與秸稈分離后滾入收割機蓄糧箱,“全市第一鐮”在確山縣正式開鐮。
記者來到三里河街道南泉村八里莊村,金色的麥田,金色的麥穗,金燦燦的麥粒,綠色行道相間的田野一派金黃,一幅特有的豐收畫卷展現在眼前。在村南大片大片的麥田里,只見一臺大型收割機正歡唱著作業,地頭上停放著等著裝糧的四輪車。幾位農民聚在一起,又說又笑,估算著小麥的產量。
不一會兒,金黃的麥粒從收割機蓄糧箱內“吐”出,流入農民準備好的車廂里,每個人的臉上都蕩漾著豐收的喜悅。
麥田的主人叫楊永生,今年50多歲,種了15畝小麥。和記者閑聊時,他順手掐了一穗新麥,用手搓去麥殼,細數起麥粒,數完后一揚手,把干凈的麥粒丟進嘴里,愜意地咀嚼起來。問起今年的收成,楊永生嘿嘿一笑,調侃著說:“你看看這小麥的胖瘦就知道了!”記者抓了一把小麥仔細端詳,只見顆粒飽滿,青中泛黃,也不禁嚼了一口:“嗯,不錯!麥香濃郁。”
說起收割機收麥,楊永生連連夸好。他說自從用了機械,麥收就不像以前那樣忙碌了。用收割機又快又省工,像他家這15畝麥子,人工收割至少10多天,還得捆、拉、碾……太麻煩,用收割機半天就把糧食裝回家了。
同是八里莊村的孫友比別人笑得更燦爛,為啥?早年在建筑工地搞裝修的他買了兩臺大型收割機,每到麥收季節,每臺收割機能收入5萬多元,每個麥忙季節也是他掙得盆滿缽滿的時候,所以他比別人更忙更快樂。“這塊地快收割完了,馬上就要開辟下一個戰場了。”他擦著滿臉的汗水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在中店村的大路旁,正在晾曬小麥的楊和平手捧著自己田里剛剛收獲的麥子,樂得合不攏嘴。他說,今年的小麥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好。
放眼望去,穿梭在田間的收割機正張著大嘴巴,將金黃的麥粒吞入口中,機聲隆隆,卻掩飾不住人們內心的喜悅,在李新店鎮、任店鎮、劉店鎮……金燦燦的麥田里到處都能看到農民豐收的喜悅和忙碌的身影。據確山縣農業局相關人員介紹,今年雨水比較充足,全縣90萬畝小麥長勢良好,夏糧增產已成定局。
責任編輯:天中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