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圣地誠邀八方賓朋共襄盛事
□策劃::董新奇統籌::張成亮組稿::周心放李新攝影::馮華豫劉藝董莉莉
近年來,泌陽縣堅持把新發展理念作為根本遵循,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根本目標,把工業強縣、旅游富民、產城融合、城鄉統籌作為基本路徑,把改革、開放、創新作為基本動力,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發展的底色,把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堅持產業轉型不停步,調優結構補短板,做優環境提魅力,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提高縣域承載能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文脈和內涵。
新時代新起點,面對光榮而艱巨的發展任務,泌陽縣將持續發揚“不畏艱難、敢為人先”的盤古精神,讓泌陽在高質量發展中勇立潮頭,在改革創新中走在前列。
做強優勢產業提升服務能力
打好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牌,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泌陽縣是中國第一個肉牛品種——夏南牛的誕生地,也是全國聞名的“花菇之鄉”,參與制訂《夏南牛國家標準》和《食用菌國家標準》兩個國家標準。泌陽縣立足自身品牌技術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推動產業集聚發展。目前泌陽縣產業集群區已形成了電子電器制造、農副產品深加工兩大主導產業和夏南牛、食用菌兩大特色產業。
初步統計,2018年,泌陽縣產業集聚區完成工業產值322億元,同比增長16.8%;工業增加值69億元,同比增長16%;固定資產投資46.5億元,同比增長8.5%。
集聚區先后獲得全省循環經濟試點單位、河南省最具投資法治環境產業集聚區示范園區、河南省統計示范單位、河南省先進產業集聚區、河南省LED電光源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河南省二星產業集聚區、河南省5A級最具投資價值營商環境集聚區等榮譽稱號。
與此同時,泌陽縣產業集聚區著力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把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建設、服務功能完善等與縣城整體發展統籌謀劃。依托中國第一個肉牛品種——夏南牛和李玉食用菌院士工作站優勢,著力培育夏南牛和食用菌兩大優勢產業集群。開展“三化”改造,以創新破解技術、土地、資金、環境等要素制約。落實集聚區企業管理辦法,兌現涉企優惠政策,堅持重點突破、一線工作、現場辦公和項目周例會、季觀摩、督導考評等工作推進機制,實施聯審聯批聯辦制度和項目預審制度,破解了產業集聚區發展中的體制機制障礙。
讓綠色成為城市發展的“主打色”
泌陽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載體,積極開展全民植綠、全域增綠行動,基本形成了造林規模化、道路林蔭化、鄉村林果化、城市森林化的城鄉綠化格局。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堅持規劃引領,泌陽縣將盤古文化、紅色文化、山水文化等要素融入城市發展中,以精雕細刻的精神,設計每一個區塊、每一幢建筑,一個特色鮮明的城市正在不斷成長。
立足自身優勢,圍繞“山、水、路、村”做文章。2015年以來,全縣新造林30.3萬畝,形成了6大造林片區為基礎,6大林果基地為支撐,千里綠色通道和河道綠化為主線,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的創森植綠體系。
大力實施泌水河、梁河生態景觀帶建設,完成泌水河、汝河、梁河、曹河等35條水系綠化552公里,綠化率達96.28%,形成了“河湖通、流水清、兩岸美”的近自然水源保護林風景帶。
圍繞美麗鄉村建設,按照“綠、亮、凈、美、暢”的建設標準,實施貧困村美麗鄉村建設工程102個,新建美麗鄉村44個,每村圍村林面積75畝以上,打造了村容整潔、綠樹環抱、花果飄香的生態樂園。
在當下的泌陽縣城,沿河是綠化帶,公園是綠化帶扎在城市的根。泌水湖公園、森林公園、生態公園、漢風公園、盤古開天園等30多個游園在滿足居民休閑、健身、娛樂的同時,也成了一個個小地標,繼承泌陽璀璨歷史文化,反映泌陽社會發展,見證泌陽時代變遷。
打造豫南地區知名旅游度假勝地
銅山主峰,一柱擎天,層巒疊嶂;“中原北戴河”銅山湖,湖水清澈,碧波萬頃;銅山湖森林公園,樹木綿延無垠,松濤如歌……在泌陽,你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能聆聽先烈可歌可泣的革命歷程;在這里,一個盤古開天的創世神話千古流傳。
泌陽縣屬淺山丘陵區,境內伏牛山與大別山兩大山系交會,長江與淮河兩大水系在此分流,總體格局呈“五山一水四分田”。泌陽縣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山水秀麗,旅游資源豐富,現擁有國家AAAA級景區一個,國家AAA級景區4個。
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跡,雄奇秀美的山水園林、神奇莫測的宗教文化,千古流傳的盤古神話、濃郁淳樸的民俗風情,相互依存、融合滲透、相映生輝,使泌陽人杰地靈、物華天寶,構成了一道獨具特色的旅游風景線。
在打造旅游精品的過程中,泌陽縣積極實施“文化+旅游”行動,打造自然生態游、紅色文化游以及盤古文化節、五峰山女媧文化節等,提升影響力。
渲染“綠色”。加快三山(銅山、白云山、五峰山)、兩公園(銅山湖森林公園、白云山森林公園)、兩基地(馬谷田萬畝梨園、賈樓萬畝桃園)等精品線路的開發和連線建設,相繼推出了體驗游、探險游、農家游、采摘游等生態旅游新產品,滿足長短線游客回歸大自然的休閑需求。
彰顯“紅色”。焦竹園曾是原鄂豫邊省委所在地,與“小延安”竹溝一脈相承,具有豐富的革命歷史資源和教育資源。近年來,先后投入各種資金1000多萬元,對焦竹園革命舊址進行了重新修建,并在全國范圍內尋找、征集革命文物,精心陳列布館,恢復革命歷史原貌,增強感染性、教育性。
還原“本色”。進一步挖掘歷史人文資源,對盤古山進行保護性開發,力求使景點與其文化地位相適應,與游客文化心理相契合。依托盤古文化節,每年農歷三月三前后省內外前來尋根拜祖的有數十萬人之多。同時,還利用名人名山效應,舉辦范縝無神論思想研究高層論壇,舉辦中國盤古文化節系列活動,以節造勢、以節興旅,大力發展尋根文化游。
脫貧摘帽不卸甲重整行裝再出發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泌陽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大力倡導弘揚“三股勁”精神,緊緊圍繞“四個聚焦”,舉全縣之力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經過近年來的艱苦努力,目前全縣102個貧困村全部脫貧,貧困村退出率達100%。脫貧人口25955戶69440人,綜合貧困發生率由9.5%下降到0.89%,全縣102個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5萬元以上,減貧人口均達“兩不愁、三保障”要求。2019年5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泌陽縣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圓滿完成脫貧任務。
脫貧攻堅過程中,泌陽縣構建了“131”責任體系,全面厘清11類幫扶人員108條責任,細化制定扶貧政策60條及行業部門履責79條,讓各類幫扶人員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好,構建了全縣上下凝力攻堅的大扶貧格局。
在102個貧困村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全覆蓋的基礎上,泌陽縣又向248個非貧困村增派第一書記,對25個軟弱渙散村派駐駐村工作隊,對原來102個駐村工作隊進行調整,做到駐村幫扶全覆蓋。
泌陽縣還嚴格督導獎懲,創新推行交辦式督導,實行連帶式扣分、臺賬式管理、逆向式考評,根據督導結果,嚴格兌現獎懲,有效地促進了各類扶貧干部履職盡責。在加快外力推進的同時,不斷激活內生動力,堅持扶智、扶策、扶技、扶資多措并舉,蹚出了促進貧困村持續發展、貧困戶持續增收的一條大路。
利用本地“牧、林、菌、煙、油、菜、茶”七大特色產業優勢,圍繞“產業扶貧”,形成集體經濟帶貧、龍頭企業帶貧、新型經營主體帶貧、產業到戶帶貧、電子商務帶貧、金融扶貧帶貧、扶貧車間帶貧、光伏產業帶貧的“八大品牌”;突出就業扶貧這個重點,抓好出臺政策促就業、加強培訓促就業、樹推典型促就業、拓寬渠道促就業“四件實事”,讓貧困戶真正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回望過去,源遠流長的泌水河見證著泌陽縣一步一個腳印走來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展望未來,巍巍盤古山還將繼續見證泌陽縣不斷奮力前行,譜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篇章。
泌陽人民誠邀八方賓朋,用我們周到的服務,如火的熱情和你們雄厚的資本,共同開創更加美好、更加輝煌的明天!
責任編輯:宋東風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