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秸稈打捆成為農民增收的“香餑餑”
摘要:從去年開始個別頭腦靈活的村民就購買了打捆機,免費給村民秸稈打捆,自己回收秸稈,作為牲畜草料或工廠材料銷售到外地,成了村里的“能人”,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何功欽告訴記者。他說,前些年,小麥秸桿都被粉碎撒在地里,收不上來,他只好花錢從外地購買。
駐馬店網訊(記者 徐 明 通訊員 陳遠志)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又到了麥收時節,沉甸甸的麥穗隨著輕風泛起金黃色的麥浪,田野里吹來的一陣陣濃濃的麥香,農民們也開始了夏季最為繁忙的時節。為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秸稈綜合利用方面的政策,今年,泌陽縣積極推廣小麥秸稈打捆,實現秸稈離田,秸稈綜合利用,取得顯著增收成效。
“今年,我們村打捆機的使用,真是方便了村民,解決了村民‘頭疼’的秸稈處理問題。”在泌陽官莊鎮陳樓村,正在打捆的村民陳傳東說道,他家20多畝地里的小麥秸稈已全部打捆,接下來,把麥茬旋耕、抗旱后很快播種花生,再也不用擔心由于埋在地里的秸稈影響花生出芽率,甚至影響到后期花生的生長或出現死苗現象。今年,我們村大部分的村民都選擇了打捆。
“以前村民處理秸稈有兩種途徑,要么直接把秸稈打碎還田,要么直接集中回收再利用。前些年,村民大多傾向第一種,但近年來,村民發現秸稈還田存一些弊端:除了容易引發病蟲害之外,秸稈還田時如果秸稈顆粒太大的話,容易造成種子和土壤接觸不完全,影響發芽率。同時,還田秸稈腐爛慢,影響后期花生秧生長,甚至出現花生枯萎。從去年開始個別頭腦靈活的村民就購買了打捆機,免費給村民秸稈打捆,自己回收秸稈,作為牲畜草料或工廠材料銷售到外地,成了村里的“能人”,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何功欽告訴記者。
在位于泌陽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可把雙廟街鄉李豫新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玉新忙壞了。正是中午1點,火辣辣的太陽當頭照著,他還開著秸稈打捆機,在地里撿麥秸。只見機器伸出五指般的鐵扒,將鋪在地上的麥子攏起處理后,在車后面吐出一個個方形的麥秸捆,不一會,空曠的麥地里堆滿滿了整齊的麥秸捆。同時,幾個雇傭工人開著拖拉機,及時把打好捆的秸稈搬上車拉回李玉新的養殖廠里存儲起來,作為飼料使用。
原來,李玉新的養殖廠里常年存欄夏南牛400多頭,光飼料就是一個大問題。他說,前些年,小麥秸桿都被粉碎撒在地里,收不上來,他只好花錢從外地購買。小麥秸稈屬牛粗飼料,今年天氣晴好,小麥秸稈干燥,要趁天趕緊把麥秸撿回去垛起來,可保存到冬天使用。今年新購置了幾臺打捆機,公司工人加班加點撿拾麥秸,并且他和周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了小麥秸稈收購合同,計劃收購600噸,每噸收購價大概450元左右,徹底解決了飼料的問題。
同樣位于現代農業產業園里的老孫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也是個秸桿回收大戶,老孫今年就添置了2臺秸桿撿草機。除了自己打捆外,這幾天,他又在地邊設立了一個臨時秸桿收購點,短短幾天就收了300多噸打好捆的秸稈,堆得像小山一樣高,之后,他又指揮工人把收購的打捆秸桿一車車地拉回去合作社貯存起來,之后賣給附近的養殖戶,供不應求,光這一項,他一年就可以賺十來萬元。
據了解,泌陽縣常年種植小麥115萬畝,每年至少產生秸桿20萬噸左右,如何處理這些秸桿農民及各級政府關心的大事。而泌陽夏是畜牧業大縣,夏南牛存欄量已達38萬頭,所產生的大量廢棄物,也亟待解決。泌陽推出的秸桿打捆利用舉措,不僅徹底解決了秸稈的出路問題,還為現代農業產業園數量龐大的夏南牛找到優質牧草來源,并且通過牲畜的過腹還田,好解決了牲畜糞污處理問題,走出了一條變廢為寶,資源循環利用的好路子。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