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兒回鄉(xiāng)當牛倌兒
摘要:2019年5月,他在幾個兄弟閑置的宅基地上蓋起了牛棚,籌措資金購買了30多頭西門塔爾小牛犢,正式當起了牛倌兒。李雨行念起了“養(yǎng)牛經”。為了不污染環(huán)境,他還搭起了尿池棚、涼糞棚,修建了化糞池,而曬干的牛糞還可以賣給蔬菜種植大戶,實現(xiàn)了變廢為寶,合理利用。
記者 熊國森 通訊員 宋超喜
日前,筆者在新蔡縣余店鎮(zhèn)八里崗村“90后”小伙兒、共產黨員李雨行的肉牛養(yǎng)殖場看到,70多頭西門塔爾肉牛正低頭嚼著主人為它們精心配制的料草,個個流露出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
李雨行在喂牛。
“一頭母牛一天能吃3公斤秸稈,一頭公牛一天能吃6公斤秸稈。當然,光吃秸稈也不行,另外還為它們精心配制了有豆子、豆角、玉米、麥麩等加工在一起的配料。”李雨行一邊忙碌著喂牛,一邊和筆者攀談。
在攀談中得知,李雨行以前在海南昌江、西平、新蔡分別開過理發(fā)店,經營美容美發(fā)日化產品,還開過服裝店,生意還可以,就是掙不了大錢。一次偶然的機會,聽一個養(yǎng)牛的朋友給他念起了“養(yǎng)牛經”,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
心動不如行動。李雨行自費到鄭州參加了養(yǎng)殖培訓班,并買來了有關書籍,認真學習養(yǎng)牛技術。2019年5月,他在幾個兄弟閑置的宅基地上蓋起了牛棚,籌措資金購買了30多頭西門塔爾小牛犢,正式當起了牛倌兒。
“到去年底,我的養(yǎng)殖場已發(fā)展到70多頭牛的規(guī)模,每年能下崽20多頭,再加上賣掉的40多頭小牛犢,3年累計養(yǎng)殖100多頭牛。一頭小母牛犢可賣1.3萬元,除去成本4000多元,純利潤8000元左右;一頭成品母牛可賣2萬多元,因為吃的草料多,每頭牛利潤4000多元。去年純利潤40多萬元,今年行情不錯,估計比去年還要更好。”李雨行念起了“養(yǎng)牛經”。
“別小看這不起眼的秸稈和花生秧,在我這里可是成了香餑餑。由于收的草料較多,自家養(yǎng)的牛也吃不完,我就把草料賣給別的養(yǎng)殖戶。按秸稈每噸400元、花生秧每噸800元計算,我一年賣草50噸,光這一項就有不少收入。”李雨行算起了自己的經濟賬。
據了解,八里崗村像謝鐵錘、岳團結、趙東友等種地大戶,每年可為李雨行提供1000多畝的秸稈。
為了不污染環(huán)境,他還搭起了尿池棚、涼糞棚,修建了化糞池,而曬干的牛糞還可以賣給蔬菜種植大戶,實現(xiàn)了變廢為寶,合理利用。“我和周邊的肉牛屠宰場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銷路不用愁。肉牛的價格也一直比較穩(wěn)定,上下浮動較小,不像養(yǎng)豬那樣價格大起大落,讓人心驚肉跳。”李雨行說,“我去年入了黨,還當選為村委委員。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共產黨員,更要有責任和擔當,我感到肩上的擔子也更重了,不但要自己致富,還要帶動更多的村民一起致富,以實際行動助推鄉(xiāng)村振興。”李雨行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憧憬。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